【新唐人2017年05月24日訊】1967年5月,香港發生中共地下勢力暴動惡性事件,造成大量傷亡,史稱「六七暴動」。中共絕密文件顯示,該暴動事件受中共前黨魁毛澤東發動的「文革」鼓動而發,意在「解放」香港,但事後毛澤東被問及是否收回香港問題,毛卻予以否定拒絕。
維基解密介紹,「六七暴動」亦稱1967年香港左派暴亂,當時參與及支持者稱之為「反英抗暴」。現在一般公認其於1967年5月6日起開始,於同年12月基本結束,是一場由香港親共者受到大陸文化大革命極端思潮的影響而對抗香港政府的暴動。暴動由罷工及示威開始,最後造成約212名警務人員在內的802人受傷,51人死亡。其時正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高潮,英國駐滬處理僑務專員辦事處一同受到衝擊並被關閉。
當時,吳荻舟任中共國務院外事辦公室港澳組副組長。據其持有的「絕密」級中共中央文件披露,中共在港澳的「工人代表」,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已要求「解放」香港回歸大陸,但吳荻舟對他們表明中共中央的決定是,「無意收回香港,要長期利用,甚至要遲於臺灣『解放』」。
其實,所謂的「中共中央」決定就是中共黨魁毛澤東的意見。時事評論員程翔揭示,在六七暴動後期,周恩來曾藉機詢問毛澤東是否有意收回香港?毛澤東說沒有。程翔分析說,周恩來據此叫停暴動,因此當年「六七暴動」是突然停止的,而不是慢慢結束的;由這件事可側面反映,香港的暴動與中共密切相關。
毛澤東為什麼拒絕「解放」收回香港?吳荻舟的絕密文件中有所表述。1966年5月4日,吳接見港澳工人觀光團,該團稱「香港群眾迫切要求解放,觀光團成員也有這種感情」;吳荻舟給他們轉述了「中央同志」的反對意見如下:
「若收回香港,只是多了一個『黃埔或青島』,意義不大。」相反,讓香港作為中國(中共)跳出去的(窗口)更有利用價值,「從香港得外匯不是我們最高目的。最高目的是面向世界。……如果收回來,便關了門,沒用。」
他表示,中共從世界革命出發,認為香港越遲「解放」越好,「甚至香港要比臺灣解放得晚,甚至要等整個東南亞一起解放。」
但毛澤東的以上立場,在鄧小平時代出現變化,鄧以「一國兩制」先收回香港,並希望以此作為統一臺灣的參照。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當時沒有中國共產黨註冊,中共人員在香港只能進行地下工作,由港澳工委領導。而港澳工委官員也往往是「掛羊頭賣狗肉」,吳荻舟本身就是一個典型例證。
據吳荻舟的女兒回憶,其父在香港工作時的對外身份依次如下:
1949年前後是《華商報》讀者版編輯;1950至1957年是招商局顧問;1957年起是《文匯報》社長兼招商局顧問。而實際上從1955年開始,她父親已是中共香港工作小組負責人,港澳工委成立之後任常委,主理交通、文教、新聞界工作。
1962年周恩來點名把吳荻舟調到北京,任中共國務院外事辦公室港澳組副組長(組長缺)。至1967年夏秋之間,吳荻舟被關進「牛棚」,作為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副主任廖承志的左膀右臂,他一直負責香港工作,與香港關聯前後逾20年。
(責任編輯: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