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尖叫童年」綜合楚天都市報、中國青年報等中國媒體報導完成的一篇文章《震撼心靈!德國一家四口在中國慘遭殺害,其親友在憤怒過後竟然》被網友熱傳,德國人的以德報怨讓中國人感動和汗顏。這家人在中國為什麼被殺害,他們的親友又做了這樣的舉動呢?來往轉載的這篇網文。
尖叫君語:這是一個關於寬恕和救贖的真實故事。雖然距離發生時已有十幾年,但它對於今天仍然給我們帶來強烈的心靈震撼。
故事的起點,血腥而悲傷
2000年,4個來自蘇北沭陽縣的失業青年,年紀在18到21歲,潛入玄武湖畔的金陵御花園,據他們後來對法官所說,原本打算在這個高檔別墅區偷竊。當他們闖入德國人普方的家中時,很快被這一家四口發現,雙方語言不通,慌亂間,青年人將一家四口全部殺害。兩個小時後,凶手4人即被抓獲,殺人後,他們自己也嚇壞了。
遇害的普方一家人,1998年落戶南京。男主人於爾根·普方時年51歲,當時是揚州亞星奔馳合資公司的德方代表,他的妻子佩特拉·普方比丈夫小11歲,是一位全職太太。他們的一雙兒女,15歲的女兒桑德拉和13歲的兒子托斯騰,都是南京國際學校的學生。
他們遇害這一天,是2000年4月1日(西方愚人節),以至於很多友人聽到噩耗後驚呼:天哪!這是惡作劇嗎?
德國人讓世人驚詫的舉動
然而,庭審現場的情景卻讓他們更加震驚。普方的親友看到,4名凶手看起來就像剛剛逃出課堂、愛搞點惡作劇的孩子。他們穿著土氣,滿臉顯露著沒有見過世面的窘迫,以及做錯事的驚惶。
普方先生的母親從德國趕到南京,當時做出一個決定,她寫信給中國的地方法官,請求不要判處這4個青年死刑。
「德國沒有死刑。我們覺得,他們的死不能改變現實。」
最終,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駁回了4名被告的上訴,維持原判。
這起當時轟動全國的特大涉外滅門慘案很快結了案,但故事並沒有結束。
就在那年的11月,在南京居住的一些德國人設立了紀念普方一家的協會,致力於改變江蘇貧困地區兒童生活狀況。
他們把募集到的善款用來支付那四個凶犯的家鄉——蘇北沭陽縣貧困家庭的孩子們的學費,為他們走上自主而充實的人生道路創造機會。
這一舉動已經默默延續了15年,雖然已有超過600名的中國貧困學生因此圓了求學夢,但它至今鮮為人知。
這就是普方協會,一個民間慈善組織。這就是活著的人——準確地說是在中國的老外們,在那一刻做出的選擇。
德國一家四口在南京工作、上學,卻被上門盜竊的4名農民殺害。他們的親人沒有因此產生仇恨,而是發起了慈善活動,默默無聞15年支持兇手家鄉的貧困孩童接受教育。(Pixabay.com)
他們為什麼做出這樣的選擇?
還是回到那個案子:4個男青年並非有預謀要殺人。他們一開始只是想偷摩托車,但換來的錢並不多。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得知玄武湖畔的金陵御花園是南京最高檔的別墅區。那晚,他們潛入小區,只是想去洗劫一間不亮燈的空宅,結果那套正在裝修的別墅沒有東西可偷。最終他們選擇了隔壁的普方家。盜竊的行動被普方一家查覺,因為言語不通,驚懼之中,他們選擇了殺人滅口。
回憶起12年前的庭審,普方先生的母親說:「很難形容當時的感受,憤怒但也夾雜著遺憾——這4個青年,沒有受過多少教育,也沒有正式工作,其中有一個做過短暫的廚師,另一個擺攤配過鑰匙。」
在悼念會上,朋友們聚在一起追憶普方一家,並開始討論事件的背後緣由。
「或許我們可以成立一個基金會,專門幫助上不起學的孩子。」有人提議。
「對,如果他們曾經好好上學,就有可能獲得一份工作,生活多些機會和希望,或許那樣就不會行竊,更不會去殺人。」有人附議。
這個提議很快得到在場人士的共同支持,大家覺得這是紀念普方一家最好的方式。
社會不公和缺乏教育是滋生犯罪的土壤
這已成為普方基金會的共識。要杜絕再出現殺害普方那樣的年輕人,靠仇恨是沒有用的,處決犯罪的根源比處決罪犯更重要。這個社會需要法庭和監獄,但是更需要的是互助與教育,前者通過資源共享讓困乏的人免於絕境,後者通過開發人的智慧與道德讓人學會正確抉擇。
只有做好了這兩項,人類才能真正遠離恐怖和暴力,否則,我們每個人隨時都可能成為下一個犯罪的目標,這才是最可怕又最可悲的。
普方協會的創始人茱利亞說:「我們想讓大家知道的是,教育,能夠改變或成就人的一生。」
「有的人之所以成為罪犯,責任在教育和社會,因此人是需要救贖的,而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他的犯罪幾率永遠處在一個最低限度,甚至為零。」普方協會現任執行主席萬多明努力用中文表達自己對教育的理解,「有機會的話,人就不會想去做壞事,他會做好事,這對自己,對別人都有好處。」
他們選擇了信仰人生而平等。當地的教育工作者聽說有人願意資助孩子上學都很高興,表示「一定要推選品學兼優的學生」。然而普方協會卻說:我們不要品學兼優的孩子,他們只希望「人人都能享受均等的受教育權利」。
這個故事中關乎人性、關乎道義、關乎教育的一切。因為貧富差距,因為階層差異,因為攀比,因為積怨,在我們的社會中充斥著戾氣,而忘記了愛和善意。
一個人在童年受到愛的浸潤,就會在內心埋下善良的種子。只有心懷愛和善意的人,才能做到「疲乏的,他賜能力;軟弱的,他加力量」。從童年教育開始播下善與愛的種子,我們的社會才有機會淨化,升華出關愛和尊重的情懷,才形成為一種文化。而文化,則是一個民族精神的標誌、一個民族內涵的表達,一個民族可愛到令人尊敬的璀璨之花。
——轉自《微信公眾號:往事鉤沉話歷史》
(責任編輯:任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