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輝:中共沒放過袁世凱黎元洪的後人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南北議和後,臨時政府遷往北京,手中握有兵權且在北方具有實力的袁世凱於2月被選為第二任臨時大總統,並於3月正式宣誓就職。

1913年,即將出任內閣總理的宋教仁被暗殺身亡,當時人們懷疑與袁世凱有關。隨即,孫中山發動了「二次革命」,但以失敗告終。之後,袁世凱經國會選舉成為第一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並通過憲法草案,採用內閣制來制約袁世凱的權力。為了不受國會限制,1914年3月,袁世凱命令召開國民大會修改1912年的《臨時約法》,改內閣制為總統制。1915年12月,袁世凱又恢復帝制,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此舉遭到了舉國上下的聲討,雲南將軍蔡鍔等掀起了「護國運動」。在反對聲浪中,袁世凱在1916年3月宣布取消帝制以謀求續任總統,但被護國軍拒絕,同年6月6日袁世凱病逝。

袁世凱在就任大總統時,副總統是黎元洪。袁世凱離世後,他由副總統繼任總統。1922年,他在直系軍閥支持下復任總統。1928年6月3日,黎元洪因為腦溢血在天津去世。

對於黎元洪,學者嚴復如此評價道:「黎公道德,天下所信。然救國圖存,斷非如此道德所能有效。何則?以柔暗故!遍讀中西曆史,以為天下最危險者,無過良善暗懦人。下為一家之長,將不足以庇其家;出為一國之長,必不足以保其國。」大意是黎元洪的道德水準,天下有目共睹,但在政治方面卻過於柔弱。

而對於袁世凱,各方褒貶不一。因不是本文關注之點,是以不加詳述。

袁世凱後人文革厄運

袁世凱一共有一妻九妾,共生了17個兒子、15個女兒,17個兒子又為袁世凱生了22個孫子、25個孫女,兒孫總和達79人。袁世凱死後,全家人都離開中南海,並遵照袁世凱遺囑分家。每個兒子15萬元(包括銀元、黃金、股票),每個女兒1萬銀元,每位如夫人(即姨太太)分得一幢樓。袁世凱的後人中,大部分人選擇在海外生活,最有名的是袁世凱的孫子、物理學家袁家騮。

袁家騮是袁世凱第二個兒子袁克文的三兒子,生母薛麗清是南部小班名伶,因受不得拘束,在袁府待了幾年後就離家出走,因此袁家騮一直由別房照料。他13歲進天津南開中學唸書,在燕京大學獲碩士學位後赴美深造,後成為卓有成就的物理學家,其妻子吳健雄亦是知名物理學家。

號稱民國四公子的袁克文,還是青幫的頭目,膝下有4子3女。除了袁家騮外,還有兒子袁家嘏、家彰、家楫,女兒家華、家宜、家祉。袁家彰也留學美國,並加入美國籍。

袁家楫是袁克文最小的兒子。抗戰結束後,他曾到國民政府的軍艦上服役,後隨國民政府去了臺灣。因不喜歡臺灣的生活,就借去香港的機會跑回了天津。1950年中共掀起「鎮壓反革命運動」後,袁家楫被抓了起來,並被關進監獄3年,之後又在工廠和農場勞動改造二十多年。文革爆發後,袁家楫又被關了起來,妻子劉愛芳則多次被批鬥。批鬥時,紅衛兵總是質問她,為什麼要嫁給袁世凱的孫子,為什麼還不離婚。而他們的孩子袁靜和袁宏宇在學校也備受歧視。

袁家騮的三妹袁家祉嫁給了段芝貴公子段昭延,但因丈夫早逝,她獨自一人帶著4個子女生活,又沒有正式工作,靠做臨時工、給人當洗衣婦養家餬口,日子過得相當艱難。文革開始後,她那間破爛不堪的房子,也被抄家抄過無數次,而且她被無休無止的批鬥折磨出了毛病,一聽到口號聲就會發抖。

1973年袁家騮回國時,政府有人上門來通知袁家祉,給她規定了幾條紀律:不准議論時事政治,不准把袁家騮帶進這間破爛的房子,到車站接站時全家人都要穿新衣服,見了面不准哭,要面帶笑容等等。

再說說袁世凱五姨太楊氏和她的幾個孩子。楊氏有四男二女,兩個女兒早亡,兒子依次是袁克桓、袁克軫、袁克久和袁克安。他們都在優越的環境中長大,有著很好的國文基礎,後來還曾到英美留學,接觸了西方文化。他們也都娶了名門之後,包括清朝舊官的女兒、黎元洪的女兒和天津大鹽商的女兒。這其中表現最突出的是袁克桓。

據大陸媒體披露,袁世凱離世後,袁克桓手中分得了開灤煤礦、啟新洋灰公司、江南水泥等知名民族工業的股票,並從這些股票開始邁向實業,成為啟新公司總經理、開灤煤礦中方董事長。抗戰期間,袁克桓支持丹麥人辛德貝格(當時受雇於江南水泥廠),把江南水泥廠變成了南京最大的流動性難民營,在三年半里接納過三萬多名南京市民。袁克桓還用拖延方式拒絕為日軍提供工業資料,其大兒子袁家宸一度被關進日本憲兵隊監獄。

抗戰勝利後,袁克桓的經營重點放在南京江南水泥廠和上海耀華玻璃公司上。然而,國共內戰很快爆發,其實業發展舉步維艱,但他拒絕前往國外,反而做出了全家留在國內的決定。這一決定注定了其一家從此的命運。

中共建政後,袁克桓對中共發起的針對企業家的「三反五反,公私合營」均積極配合,為了支持中共幫助朝鮮打仗,還主動把自家花園低價出售給高干。

1956年去世的袁克桓沒有遭遇文革,但其後人卻沒有倖免。文革中,袁克桓的五個女兒均被抄家、批鬥、剃頭,無一例外,三女兒袁家蕖家裡更是被抄得一雙鞋都不剩。

袁家人命運發生改變是在袁家騮回國後。中共為了統戰的需要,改善了留在大陸的袁家人的生活。比如袁家楫獲得了自由,後來在天津市交通局下轄的汽車修理廠工作,還成為天津市的政協委員。然而,中共做過的惡事不是這樣的改善就可以抹去的。

黎元洪後人的文革之痛

黎元洪只有一妻一妾,即髮妻吳敬君和如夫人危文繡。黎元洪和吳敬君一共養育了二子二女:長女黎紹芬,長子黎紹基,次女黎紹芳,次子黎紹業,「芬芳基業」無疑體現了黎元洪的期望。也正因為抱有這樣的期望,他對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視。他請先生在家中設館,子女們既學古詩文,也學數理化,並特別重視英文。

在黎元洪的四個孩子中,黎紹芳、黎紹業因體弱多病沒有讀大學,黎紹芬和黎紹基則有讀大學和海外留學的經歷。黎紹芬是1919年創建的南開大學的首屆學生,與周恩來是同班同學。1923年,她大學畢業後,在黎元洪的支持下,前往美國留學。她常常寫信給父親,講述在美國的見聞。

四年後,黎紹芬取得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碩士學位,啟程回國。回國後,深感榮耀的黎元洪為其舉辦了盛大的歡迎會,並取消了多年來不准女兒和男客講話的規矩。

黎紹芬先是在天津教育局擔任督學,後出任天津第二女子中學校長,32歲時才與天津世家子弟徐璧文成婚。1949年中共建政後,黎紹芬加入了「民革」,幫助中共做了不少統戰工作。然而,隨著文革的到來,有著諸多海外關係的她也成為了批判的對像,1966年12月8日,她因突發心臟病去世,享年65歲,與父親黎元洪同壽。

1903年出生的黎元洪的長子黎紹基,父親對其寄予了厚望。1920年,黎紹基被送往日本貴族學校求學,1923年,回國進入南開政治系學習。1928年黎元洪去世後,黎紹基繼承了父親所投資實業公司內的職務,擔任中興煤礦董事等。後來煤礦為日軍所佔,他避居上海拒絕與日方合作。抗戰勝利之後,復興煤礦的同時他大力發展下屬的輪船公司。其後暫居香港。

1949年中共建政後,黎紹基受到了中共的邀請前往北京。在宴會上,他見到了周恩來,並為中共欺騙之語打動,選擇回大陸發展實業,同時將停泊在香港的二十餘艘船駛回大陸。之後,他與其他董事一起申請中興煤礦公私合營,獲得批准,輪船公司的業務,則納入了上海航運局的規劃內。

同姐姐黎紹芬一樣,黎紹基也沒能在文革中逃過迫害。他的家被抄,銀行存款和海外子女的匯款都被凍結,每月的生活費用十分微薄,不得已他前往天津的弟弟黎紹業家中避難。1983年病逝,其子女均在海外留學,幸未留在大陸。

黎元洪的次女黎紹芳嫁給了袁世凱的第九子袁克玖,除了身體不好,更因為不滿意自己的婚姻,在1945年病逝,年僅38歲。

而黎元洪的幼子黎紹業,個性內斂,喜愛古文、歷史、古琴、書法,迷戀佛學。在父母病逝後,他曾一度想皈依佛門,被家人勸阻,其後協助兄長經營實業。文革中,他也因其家庭背景,受到了衝擊。他的大兒子黎昌駿在文革第二年就被迫害致死,女兒黎昌若文革中被下放到農村勞動,1977年調回天津,不久病逝。黎紹業則病逝於1996年,享年84歲。

袁世凱黎元洪死後不得安生

不僅僅是袁世凱、黎元洪的子孫遭到了中共的迫害,而且他們自己死後也不得安生。文革時,位於河南項城袁寨的袁家祖居地遭到了巨大破壞,幾百間房子只剩下50多間,不少是危房。袁世凱墓也受到了衝擊,部分建筑物被損毀。而黎元洪的墳墓則被紅衛兵用炸藥炸開並挖掘,部分隨葬品被省博收藏。2012年大陸有媒體對此進行了詳細的報導。

根據武漢一位民間收藏愛好者余長庭先生偶然發現的檔案材料,黎元洪墓是被作為「四舊」墳墓「查抄」的,是當時所謂的「革命群眾」和「紅衛兵小將」有組織的行為,並非此前傳說是兩派紅衛兵突然挖掘;被掘時間也首次以檔案文字得以確認:1967年6月5日;「查抄單位」則為當時的「湖北省林業廳綜合勘測設計大隊革命群眾組織」。檔案材料中最有價值的是一頁《查抄物資上交清單》,它清楚地記錄了當時黎墓被挖掘後,僅有部分隨葬物品交至省博館藏,還有一批隨葬物品被「截留」,變價80.02元沖抵了「炸墓開支」。

結語

顯而易見,發生在袁世凱、黎元洪兩家的悲劇不過是那個時代諸多悲劇的縮影而已,而每一次將歷史的真相翻出,心中泛起的是陣陣悲涼,但更深切地意識到的是:中共不除,其害國害民的行徑就一天不會停止。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