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輝:山本五十六座機被擊落與中美合作所

對於「中美合作所」的印象,中國人基本上是來自小說《紅岩》以及根據其改編的電影《烈火中永生》和歌劇《江姐》。在小說、電影和歌劇中,它成為了「美蔣罪行」的代名詞,是一個「反共集中營」。然而,大量史實表明,長期被中共醜化的「中美合作所」,實際上是二戰期間中美兩國建立的跨國軍事情報合作機構,1943年日本海軍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座機被擊落就有其功勞,可以說,它是中美關係史上一個亮點。

2011年10月,臺灣國防部軍事情報局舉行記者會,發佈了新書《稻田海軍: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美方人員訪問記錄》和舊書《中美合作所志》的增補修訂版。9位當年和中國人併肩作戰的美國人參與了發佈會。年近90的領隊皮維斯在會上表示,他們當年在中國最需要的時候抵達中國,「我們當時在中國大陸所從事的工作,包含海岸觀察,包含訓練中方的游擊隊員,包含無線電的操報,以及其他特種任務。」

這樣的中美合作所在抗戰期間到底建立了哪些功勛,不免引人好奇。

日本突襲珍珠港引發中美情報合作

抗戰爆發後,美國起初並未介入亞洲太平洋地區,只是給中國提供了一些有限的幫助,因為美國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歐洲戰場。1941年12月,日本突襲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美國隨即對日宣戰,中國國民政府也隨即對日、對德正式宣戰。

毋庸置疑,對於太平洋上的氣象、水文、軍事等情報的準確掌握,是美日交戰必不可少的。而早在1941年12月初,國民黨軍統局就破譯出日本海軍將偷襲珍珠港的密電,並交給美方,但因美方懷疑是中國有意挑撥美日關係,故未引起重視。

日本突襲珍珠港後,美國海軍檢討了忽視國民黨軍統局情報的嚴重失誤,並與中方開始秘密接觸,尋求在情報方面的合作。1942年初,在美國華盛頓大飯店,美國海軍金上將、李威廉上校和梅樂斯少校與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武官蕭勃進行了詳細的討論。蕭勃代表軍統局負責人戴笠表示:軍統局可以為美軍在中國提供各種方便;希望美國海軍幫助軍統局訓練游擊特工人員和提供武器裝備、特工器材、軍需物品。

梅樂斯根據雙方會談內容擬定了《友誼合作計畫》的方案,規定:「美國提供給國民黨軍統局技術、器材、械彈、軍用物資;國民黨軍統局提供人員給美國海軍,在中國沿海地區和被日軍攻佔地區,建立水雷爆破站、氣象情報站、情報偵察站、電訊情報偵譯站、行動爆破站……」

1942年5月,梅樂斯奉命來到中國,會晤了軍統局局長戴笠。戴笠表示這次中美情報合作,要將軍統所有的東西都搬出來,毫不保留地全面合作。

同年夏秋間,梅樂斯率領一批海軍特工第二次訪華,正式開始了與軍統進行情報合作的活動。當年冬天,雙方決定共同建立一個情報機構「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主持中美情報合作業務,中方由軍統局代表,美方由海軍部情報署代表。

1943年4月15日,中美在美國華盛頓正式簽署《中美合作所協定》。中方簽字的代表是外交部長宋子文,美方是海軍部長諾克斯。合作所設在重慶歌樂山下的鐘家山,關押中共黨員的渣滓洞也在同一區域。該所直接隸屬於中美兩國最高軍事統帥部,戴笠任主任,梅樂斯任副主任,他們對中美合作所的工作都享有否決權。

顯而易見,中美合作所成立的目地,是為了中美兩國共同對日作戰,並非是為了建立什麼「反共集中營」。

2011年,美國在臺協會副處長馬怡瑞表示:「在1943年到1945年間,中美合作所大約有2500名美國弟兄,大部分來自海軍和陸戰隊。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把美國部隊完全融合到外國軍隊中,接受外國指揮官的領導。」


中美所由軍統局(軍情局前身)局長戴笠將軍與美國海軍上校梅樂斯(Milton E.Miles)分別任正、副主任。(攝影:戴德蔓翻拍/大紀元)

抗日之功勛

根據2011年6月20日《時代週報》刊登的《中美合作所的真相:抗日有功並非渣滓洞一樣的反共集中營》一文,中美合作所下設秘書室、軍事組、情報組、氣象組、特警組、偵譯組、心理作戰組等,最多時全所人員高達6000多人。

合作所在對日作戰中發揮了不少作用。僅1944年6月至1945年6月一年的時間,中美合作所指揮的部隊就擊斃了2.3萬名日軍、擊傷了9000名,俘虜了300名,摧毀了209座橋樑、84輛機車、141艘船艦、97個日軍軍需庫。

其在抗日戰爭中的具體功勛體現在:

一、破譯日軍密碼。據軍統局軍事情報處原少將處長鮑志鴻回憶,美國空軍擊落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的座機,就有中美合作所的軍統局人員在電訊偵測和密碼破譯方面的功勞。

二、提供氣象情報。中美合作所建立起了若干為美國海、空軍提供氣象情報的氣象工作站、觀測哨等,這些氣象情報在美軍對太平洋上日佔島嶼展開逐島進攻和轟炸日本本土的軍事行動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戰後美國海軍部的一份報告甚至有這樣的評價:中國方面通過中美合作所向美國提供的日本佔領區軍事及氣象情報,「成為美國太平洋艦隊和在中國沿海的美潛艇攻擊敵海軍的唯一情報來源」。

三、培訓中方人員。中美合作所在各地陸續開辦了一系列訓練班,如特種警察訓練班、助教人員(協助美軍教官開展訓練工作)訓練班、軍事情報訓練班、氣象情報訓練班、戰地醫務人員訓練班、爆破訓練班……此外,為在短期內為中國訓練一支5萬-10萬人的現代化武裝游擊部隊對日作戰,中美合作所還陸續在重慶、湖南南嶽、河南臨汝、安徽雄村、綏遠陝壩、福建建甌等地建立了中美特種技術訓練班。

除軍事行動外,中美合作所還進行了一些對日心理戰、經濟戰方面的工作。如收聽日偽電臺廣播並用秘密廣播進行干擾和反宣傳,展開宣傳攻勢瓦解日軍士氣,在日偽軍中製造恐慌情緒,鼓舞敵後抗日軍民鬥志;印製汪偽儲蓄券假鈔偷運到淪陷區,擾亂日偽金融,並大量收購日貨與淪陷區物資運回大後方等。

美方對中美合作所的評價

1945年9月13日,美國海軍在一次官方新聞發佈會上,首次披露了一個「保守得最好的軍事秘密」,即中美合作所,稱它在美國太平洋艦隊徹底打擊日軍佔領的島嶼、日本海軍及整個日本過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美合作所結束

1945年日本投降後,中美合作所被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中止活動,因為根據此前的協定,「中美合作所系因對日作戰而成立,如戰爭結束應立即宣告結束。」

1945年9月29日,梅樂斯被兩名美軍醫生以神經衰弱症的原因送回美國。10月11日,在歌樂山下的軍統局大禮堂,軍統局舉行了一個簡短的儀式,宣告中美合作所結束,美方人員分批回國,而中美合作所中的軍統局人員回軍統局報到,非軍統局人員則發給三個月薪金資遣。各地訓練班、情報站均予結束……到1946年7、8月間,全部結束手續辦理完畢。

污名化中美合作所

中共建政後,曾在1950年發行的《如此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稱:中美合作所是「美國特務指揮國民黨特務如何監視、拘禁和屠殺中國人民的訓練所和司令臺」,裡面的渣滓洞和白公館,是國民黨「囚禁中國人民的最大牢獄」,甚至稱「中美合作所的本身,就是一個舉世罕見、駭人聽聞的人間魔窟」。

中共如此指責中美合作所,主要的原因是掌管中美合作所的戴笠還是軍統局的局長,而美方訓練的作戰人員、警察和特工獲得的美式武器與設備器材等,也被應用到了國共內戰中,由是發生在其附近渣滓洞中的國民黨槍殺中共政治犯的責任,就被中共算到了中美合作所賬上。

至於「白公館」,原為四川軍閥楊森部下師長白駒的鄉間別墅,1939年冬由軍統局用作臨時看守所,後為中美合作所的美方人員居住之地。抗戰勝利後,美方人員回國,白公館才又恢復關押政治犯的職能,主要關押較高級別的政治犯。

另據重慶歌樂山紀念館原編研室人員鄧又平撰寫的《簡析「中美合作所集中營」》一文,國民黨殺死中共政治犯,都發生於中美合作所撤銷之後。也就是說,「中美合作所與這些逮捕、關押、屠殺等罪惡活動是完全無關的。」

結語

無疑,中共污名化中美合作所的真實用意,就是為了貶低國民政府在抗日戰爭中的卓絕努力,同時隱藏自己不抗日專心擴大自己勢力的真面目。然而,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隨著臺灣披露出的無可辯駁史料,中共又一個謊言被戳穿了。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