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心:北大荒知青飛蛾扑火的最後一場悲劇

「同志們,山火燒過來了,快去救火!」廣播中傳來呼喊。

正在寫日記的哈爾濱知青楊淑雲,沒來得及插上筆帽,飛奔而出;

躺在病床上的上海知青朱慧娟,甩掉身上蓋的棉襖,一個箭步衝了出去;

知青李桂芬一邊跑一邊喊:「快衝啊,考驗我們的時刻到了!」

不到十分鐘,六隊的知青全部衝到了火場。大車班的小夥子衝上去了,菜園隊的姑娘衝上去了,楊淑雲她們幾個也一起衝上去了!濃煙嗆得人睜不開眼睛,喘不過氣來。

19歲的楊淑雲奮不顧身地衝在最前面。知青趙江海發現她棉襖的袖子冒煙,辮子也已燎著,趕忙幫她將身上的火扑滅,攔住她說:「你趕緊到東北方向去,那邊安全!」只見她舉起樹枝,又去扑火。

剛從上海養病提前回來的朱慧娟,緊挨著姐姐在一起。她因為生病雙腿無力,幾次被荒草甸裡的「塔頭墩」絆倒,站都站不穩,她半蹲半跪地揮舞著樹枝拚命地扑打。

烈火被打滅了一段,火勢減小。突然,從溝底到山坡刮起旋風,壓向人群,風大草高,火借風勢,火頭一下子又竄起來,楊淑雲、李桂芬等六位女知青被圍在裡面。大火被旋風捲走後,地裡留下一片黑糊糊的焦炭和幾具屍體。楊淑雲、李桂芬、朱慧娟、朱慧麗姐妹倆都未能倖免。

這是1976年3月13日中午,黑龍江尾山農場六隊發生的知青「飛蛾扑火」一幕悲劇。

從聽見第一聲救火的廣播,到葬身火海,前後只有半個小時。七位罹難者,五名上海知青,兩名哈爾濱知青。死者中有六位女性,一位男性。最小的19歲,最大的28歲。

這場大火是由相鄰的格球山農場燒荒引起的。因為風大,火隨風勢朝尾山農場六隊迅速蔓延。結果,火不但沒有被扑滅,救火的七名知青在大火中喪生。

當火勢太大,人力完全不能扑滅時,為什麼不下令撤離火場,以保全人的生命?如果非要流血犧牲,就鼓動一群缺乏生產經驗和安全意識的知青去赴死?他們實際上不是被燒死的,而是被濃煙嗆得窒息而死。為什麼不告訴他們扑火時該如何避險逃生?

火災後,農場上下對事故的性質都心知肚明。這顯然是一起因管理指揮不當而造成的重大傷亡事故,事故完全可以避免,七位知青的死亡本不應該發生。

考慮到幾位知青畢竟是為救火犧牲的,場部宣傳科長聽取了上海慰問團駐尾山農場分團的建議,讓「材料匠」寫了份介紹七知青事跡的材料,托人回上海探親時交到解放日報社。

不曾想,這份送交解放日報社,並刊登在內參上的材料,被當時主抓意識形態的姚文元看到並作了批示:「英雄的戰士,火紅的青春」。

姚文元批示後,黨媒跟進大力宣傳,「3.13」事件突然被變調,一起「飛蛾扑火」惡性事件,搖身變為一個集體的英雄壯舉在全國大力宣傳。「壞事變好事」,尾山農場也開始把喪事改辦成喜事。中共黑龍江省委授予楊淑雲等七名知青「英雄戰士」的稱號。

姚的批示,不僅令事件責任人如釋重負,而且讓這個幾乎年年虧損,窮山惡水的尾山農場,因為出了七位「英雄的戰士」而揚名。發生「飛蛾扑火」事件的農場和生產隊成了「培養英雄的學校」,引來大批參觀團。那裏的領導成了有功之臣,1976年的「十一」,尾山農場一名副場長和六隊黨總支書記應邀進京參加了「國慶觀禮」,而這在當時是一種很高的政治待遇。

姚「批示」是在1976年4月∼5月間出籠的,9月毛死了,10月「四人幫」被抓捕。如果毛還活著,「四人幫」不倒臺,「英雄的戰士,火紅的青春」這類煽動知青為共產主義獻身的荒唐口號會不斷出籠,那麼尾山農場「飛蛾扑火」悲劇就不會是最後一場。後面的年輕人,會以楊淑云「英雄戰士」為榜樣,成為張淑雲、王淑雲,「激情燃燒」地繼續上演「飛蛾扑火」的悲劇,做中共的犧牲品。

1969年至1976年的七年間,北大荒發生過多起火災,燒死的知青有上百人,燒傷的知青有上千人。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