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悲劇人生(上)

【新唐人2017年01月05日訊】他,曾經是天縱英才的青年驕子,用疾風驟雨般充滿激情的詩句,抒發自己對專制的叛逆和對自由的熱切嚮往;他,在考古和歷史研究方面成績斐然,卻一生未曾看透自己所身處的滾滾紅塵;同樣是他,在年逾花甲後,當數千萬國人因大饑饉而死亡時,仍然麻木地寫「詩」歌頌獨裁者的「英明領導」,用華美的詞藻去描繪「千秋慶歲豐」的虛假歡樂;即使自己兩個才華橫溢的兒子在文革中死於非命,他也始終未敢表露對當權者的任何不滿或憤懣,只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默默地把兒子生前的日記一行行、一頁頁謄寫在宣紙上,內心充滿煎熬。

他,就是郭沫若,生前被中共吹捧為「中國革命文化的旗手」,死後卻被中國學者痛罵為「中國無恥文人之『豐碑』」。儘管他一生都十分善於見風使舵,懂得逃避風頭浪尖,但是在紅潮席捲的歷史進程中,他仍然猶如一粒狂風中飛舞的塵埃,逃無可逃。他那充滿了尖銳衝突的戲劇化人生,以一種十分醒目的方式,展示了中共極權對中國文化人精神上的閹割和心靈的荼毒。

青春年少時的郭沫若才華橫溢浪漫不羈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省樂山縣銅河沙灣一個地主兼商人的家庭。其幼名為文豹,原名郭開貞,號尚武,筆名沫若。其幼年入家塾讀書,接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

郭沫若少年時就頗有文才,在習讀《詩經》、《唐詩三百首》時,他尤其喜歡王維、孟浩然、李白。之後曾就讀於成都石室中學,在學堂中接觸了社會新思潮。

1912年,時年19歲的郭沫若接受了父母為他安排一樁婚姻。但新娘子張瓊華過門的這天,對婚姻生活滿懷浪漫幻想的郭沫若,一看到新娘子那雙被裹纏得變了形的「三寸金蓮」小腳和平庸的長相就大失所望,當即返身走出了洞房。最終在母親的苦苦勸慰與責備下,郭沫若還是與新娘度過了5天的洞房花燭夜,之後就離家出走。而張瓊華此後就一直守在郭家,守了一輩子的空房,死時90歲。

1914年,郭沫若到日本九州帝國大學學醫。1921年1月,郭以病假的名義休學3個月,以便前往京都帝國大學旁聽文科。同年,他發表了第一本新詩集《女神》。這本詩集中的作品氣勢宏大,風格狂飆激烈,以強烈浪漫主義的詞句,宣洩著詩人追求美好理想的激情,被後人推崇為中國現代「新詩」的奠基之作。在這個時期,郭沫若與郁達夫等人一同創立了文學社「創造社」,成為蜚聲海內外的中國新文化重要代表人物。

這時的郭沫若正當激情四射的青春年華。一次在醫院的走廊裡邂逅了年輕女護士佐籐富子後,郭沫若立刻被這個善良純情的女子所吸引,並展開了熱烈的追求,兩人很快開始了頻繁的通信。

相識四個月後,佐籐富子不顧家人的極力反對,與郭沫若締結了婚姻,卻因此至死都沒有得到家人的諒解。為了掩人耳目,郭沫若和佐籐富子以兄妹相稱,並給她改名為安娜。婚後,安娜考上東京都市谷女子醫學校,入學後一個多月她就懷上了孩子,再次回到岡山和郭沫若過起了浪漫甜蜜的婚姻生活。

郭沫若曾經在寫給朋友的信中回憶說:「我最初見了安娜(指佐籐富子)的時候,我覺得她的眉目之間,有種不可思議的潔光。」

愛情的力量給年輕的郭沫若帶來了創作靈感,那時郭沫若寫的情詩充滿嫵媚的浪漫情懷——「窗外的青青海水,不住聲地向我叫號,她向我叫到,沫若,你別用心焦!你快來入我的懷兒,我好替你除卻許多煩惱!」

此後,郭沫若曾多次回國參與北伐戰爭,後因發表討伐蔣介石的文章被國民政府通緝,不得不長期流亡於日本。在此期間,他與安娜生育了五個子女,直到抗日戰爭爆發後,郭沫若拋下安娜和孩子回國,從此與安娜天各一方。直到11年後,癡情的安娜帶著孩子專程來中國尋夫,才知道郭沫若已經與另一個名叫于立群的中國女子再婚,而郭沫若此後卻至死都不肯再見安娜一面。

崢嶸歲月 郭沫若在國共之間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1924年,郭沫若在日本接觸了馬克思的一系列理論書籍。1925年在上海結識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瞿秋白。1926年3月,時年34歲的郭沫若與郁達夫等人去到廣州,並結識了毛澤東和周恩來,與共產黨組織有了密切的聯繫。

其後,北伐戰爭爆發。適逢「國共合作」,郭沫若在中共黨組織的鼓勵下,於1927年就任蔣介石總司令指揮下的北伐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獲中將軍銜。不久赴南昌兼任總政治部駐贛辦事處主任,成為南昌特別黨部執行委員、總司令部行營政治部主任。在1926年到1927年期間,郭沫若兼任了國立武昌中山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

在國共合作破裂,蔣介石開始著手清黨以後,郭沫若曾隱藏在朱德家裡寫下了一篇辱罵蔣介石的文章《請看今日之蔣介石》,發表在《中央日報》副刊。這篇文章用典型的中共黨文化式語言攻擊蔣介石是「所有一切反動派——反革命勢力的中心力量」,是「一個比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張宗昌等還要凶頑、還要狠毒、還要狡獪的劊子手」。

1927年9月初,在周恩來、李一氓的介紹下,郭沫若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0月初,中共南昌暴動的部隊在潮汕被國民黨軍隊打散後,郭沫若等四人在普寧縣隱蔽了10天,然後從神泉搭船前往香港,一個月後又從香港回到上海。

1927年12月23日蔣介石政府開始通緝郭沫若,之後郭化名吳誠,從上海乘船赴日。到達日本後,郭沫若主動向中共方面提出了脫黨的要求。

在此後的十年間,郭沫若在日本從事中國古代史研究和考古研究,同時翻譯一些歐美知名的作品。先後撰寫出版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兩週金文辭大系》、《金文叢考》、《卜辭通篡》、《金文余釋之餘》、《古代銘刻匯考》、《兩週金文辭大系考釋》、《先秦天道觀之演進》、《屈原研究》、《殷契粹編》等著作。期間,時不時參與一些由中共推動的左派文人活動。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郭沫若於7月27日以無黨派人士身份歸國參加抗戰,隨後在上海創辦《救亡日報》為淞滬抗戰作鼓動宣傳。期間,郭沫若還專程前往南京拜謁蔣介石,然後發表了一篇《蔣委員長會見記》來歌頌蔣介石。

1938年1月,46歲的郭沫若與于立群結婚,之後赴武漢就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並曾當選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同年10月武漢失守後,郭氏夫婦經長沙、桂林撤至重慶。在武漢、重慶期間,郭沫若秘密恢復了中共黨員的身份,並與鄧穎超一起作為入黨介紹人,發展于立群入黨。

1938年,在胡風的提議下,由周恩出面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議,樹立郭沫若為魯迅的繼承者,推舉其為「中國革命文化界的領袖」。從此以後,郭沫若完全迷失了自己的人生坐標,走入了籠罩着濃重悲劇色彩的後半生,扮演着中共文化吹鼓手的角色,直至文革結束兩年後鬱鬱而終。【未完待續】

(唐迪整編)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