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的成就 青蒿素或可救數億糖尿病患

【新唐人2016年12月05日訊】中國「三無科學家」屠呦呦因發現了青蒿素等抗瘧藥的卓越貢獻,去年10月份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華人。近日,美國一項突破性研究表明,青蒿素或許還可以拯救數億糖尿病患者。

12月1日,在線發表於美國Cell(《細胞》)雜誌上刊發,來自奧地利科學院CeMM分子醫學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利用一種特別設計的、全自動化的分析,發現青蒿素能夠讓產生胰高血糖素的α細胞「變身」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

這一發現是經過科學家們檢測大量已批准藥物對人工培養的α細胞的作用所得出的結果。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Stefan Kubicek說,胰島素的絕對和相對缺乏,以及胰高血糖素信號,通路的過度活化是導致糖尿病的兩個主要原因,用能夠分泌胰島素的新細胞,取代患者體內被破壞的β細胞,有望成為治癒Ⅰ型糖尿病。

多年來,全球各國的研究人員利用幹細胞或成熟細胞嘗試了多種方法。

Kubicek的研究小組與諾和諾德小組合作,設計了特殊的α和β細胞系,從所處環境中分離出它們後進行分析,證明Arx缺失足以賦予α細胞新「身份」,並不依賴於機體的影響。

接著,科學家們開始探索青蒿素重塑α細胞這一作用背後的分子模型。證實青蒿素結合了一個稱為gephyrin的蛋白,Gephyrin能夠激活細胞信號的主要開關——GABA受體。隨後,無數的生物化學反應發生變化,導致了胰島素的產生。

12月1日,發表在Cell上的另一項研究表明,在小鼠模型中,注射GABA也能導致α細胞轉化為β細胞,表明兩種物質靶向了相同的機制。

青蒿素的長期作用需要進一步測試。Stefan Kubicek認為:人類α細胞的再生能力還是未知的。此外,新的β細胞必須不受免疫系統的攻擊。

但青蒿素的發現以及它們的作用模型可以為開發Ⅰ型糖尿病的全新療法奠定基礎。這一藥物或許還可以拯救數億糖尿病患者。

青蒿素的功效不僅僅是治療瘧疾,還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如抗病毒、免疫抑制、抗腫瘤、抗黴菌作用等。

屠呦呦獲諾獎引發外界對中共院士制度批評

去年10月5日,中國「三無科學家」屠呦呦因發現了青蒿素等抗瘧藥的卓越貢獻,成為去年諾貝爾生理學暨醫學獎三位獲獎人之一。

1930年12月30日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的屠呦呦,是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及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

自1969年開始,屠呦呦教授和她的研究團隊專門探索、研究、尋找治療瘧疾的有效新藥,經過190次實驗失敗之後,苦苦尋覓,終於在晉代古醫籍葛洪《肘後備急方》中查找到這樣一段文字「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這時才明白了青蒿治瘧疾的有效成分,不耐高溫煎煮,只能用低溫提取。屠教授靈機一觸,改變了研究思路,終於在191次的實驗中一舉成功,取得對瘧疾病原體100%的抑制效果,才有了去年10月份諾貝爾獎的成就。

今年9月份,屠呦呦及其研究團隊,針對青蒿素的研究又有新突破,發現青蒿中還有其它抗瘧成分,對治療紅斑狼瘡也有明顯效果。

屠呦呦曾表示:「這是傳統中醫藥帶給全世界的禮物。」

雖然屠呦呦的成果得到國際的認可,然而,屠呦呦並不是中共具有最高頭銜的科學院、工程院兩院院士,且沒有博士學位、海外留學背景,被稱為「三無科學家」。

屠呦呦獲諾貝爾獎後,輿論質疑,國際上頗受認可的屠呦呦為何多次落選院士。此外,中共官員曾稱青蒿素的發現是「集體成就」。

然而,諾貝爾獎評定卻並不認可集體成就,強調從集體研究中界定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個人。

事實上,屠呦呦早在2011年獲得國際認可,當年屠呦呦獲得國際上僅次於諾貝爾獎、同時被視為「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而5年間,屠呦呦仍然只保留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的身份,沒有院士頭銜。

清華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魯白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中國的「院士制度目前還不是一個榮譽制度,更是一個利益制度」。目前雖然院士是選舉出來,但投票者選院士已不完全依靠科學成就。關係、運作和好處成為一些新因素。

(記者湯園綜合報導/責任編輯:趙雲)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