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互動】文運 國運?習近平為何力推中華文化

【新唐人2016年12月03日訊】【熱點互動】(1543)文運 國運?習近平為何力推中華文化:中國文聯和作協本週召開了全國大會,習近平到場發表了進萬字的講話,他推崇中華文化,並且把文化的文運擺到了和國家的國運相關聯的高度上。這背後有怎樣的深意?文化的復興需要怎樣的政治和社會環境?如果真的實現中華文化的復興,將給中國帶來怎樣的改變?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一起來討論。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您收看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熱線直播節目。中國文聯和作協本週召開了全國大會,習近平到場發表了近萬字的講話,他推崇中華文化,並且把文化的「文運」擺到了和國家的「國運」相關聯的高度上。這背後有怎樣的深意?文化的復興需要怎樣的政治和社會環境?如果真的實現中華文化的復興,將給中國帶來怎樣的改變?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一起來討論。今天節目的兩位嘉賓,一位是中國問題專家橫河先生,橫河您好。

橫河:林瀾妳好,大家好。

主持人:另一位是中國問題專家文昭先生,文昭您好。

文昭:林瀾妳好,觀眾好。

主持人:好,歡迎兩位。那麼在節目的一開始我們首先來看一段背景短片了解一下這次大會的內容。

11月30日,習近平和所有政治局常委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第十次文聯和第九次作協的全國代表大會。

習近平在近萬字的發言中,讚譽在五千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表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發展、飽受挫折又不斷浴火重生,都離不開中華文化的有力支撐。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而且很可能不斷上演歷史悲劇。

同時,習近平還要求文藝工作者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反映人民生活,勇於創新,並要傳遞向善向上的價值觀。創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養德和修藝是分不開的。

上一次的文聯和作協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是在2011年,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做了講話,但其他常委並沒有出席;相比之下,這次的規格顯得更高。

習近平上台以來,在多個場合都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褒揚。2014年他曾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全程出席並發表近2個小時的長篇講話,批評當前中國文藝界存在的8種怪象,被媒體稱為「超規格」。

主持人: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文運與國運相連,習近平為何力推中華文化?也歡迎您撥打熱線電話:646-519-2879來和我們一起討論。那麼首先想請問文昭先生,這次的文聯和作協大會,習近平是偕所有的政治局常委全部到場,可以說是最高規格。那麼您認為當局為什麼現在把文化擺到這麼重要的位置上呢?

文昭:表面上他給的理由就是中國大國崛起,它需要具備相應的軟實力,實際上這是習近平上任以來他心中一直存在一種焦慮感的體現。就是說習近平上任以來,他一直面臨的一個難題就是如何收拾人心的問題。腐敗不僅讓統治集團徹底毀掉了,而且也毒化了社會。所以人們不再相信政府、也不相信制度,進而發展到不相信他人。所以這是一個信任嚴重缺失的社會,這種社會是極度不穩定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說,只要有一個謠言傳出來說是發生地震了,或者化工廠發生洩漏了,它就會造成很大範圍的社會恐慌,造成社會秩序的混亂,因為在這個環境裡面,它沒有一個公信力存在嘛,就說這樣的社會,實際上它的管制成本是非常高的。而且社會危機的到來,它具備非常高度的偶發性和不確定性。

那麼現在這個社會環境它實際上是當局靠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機器和巨大的維穩力量的投入去把它控制著。那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就是一旦國家財政出現問題,這個維穩機器它的運轉沒有油了,跑不動了,這個社會它的根已經散掉了,因為沒有一個信任感在。根散掉了,它就面臨著解體跟混亂。實際上這個一直是懸在當前執政集團頭上的一把劍,也是習近平心中的一個焦慮。

那麼習近平他上任的頭2年我們看到,他是非常重視去宣傳反腐的社會效益。希望透過這個反腐成果來重新凝聚人心。但是過2年他發現是不夠的,因為這個反腐他沒有辦法從根本上重樹社會公正,所以他沒辦法重塑社會信心。所以這2年我們就看到他越來越多的強調傳統文化,也強調文藝的繁榮,他希望通過文藝的繁榮能夠塑造一種民族精神、重新凝聚社會共識、重新培養人們對執政集團的信任。

但是中國的文藝界能夠達到他這個預期嗎?顯然是達不到的。所以像這種文聯啊、作協開會,它其實是一個很打醬油的會議,它在中共體系裡面是相當邊緣化的。習近平不僅自己跑去講話,還把所有常委都拖去,它雖然看起來是個高規格,但是它反映出來的是對當前中國文藝界不爭氣的一種督責和不滿。

主持人:是,您剛才講到他對中國文藝現狀的一種不滿,我們等一下來討論這個話題。我們現在熱線上已經有一位觀眾,加州的藍先生,藍先生您好!

加州藍先生:主持人、兩位專家您好!這個題目很好,但是我希望過一陣子你們再講,因為太多了,沒有辦法一下子講得通。因為文運跟國運,國運就是中國人為了國家富強。不像英國什麼光榮革命,至今280年,而且有治無亂。

共產黨大革命高舉「批孔揚秦」,改革開放後儒家復興運動,這是很早就開始了,可以說是從改革開放開始。

我們可以知道,習近平憑著擁有的政治權力,對公共知識分子與維權人士的無情打壓,就此而言我們可以知道歷史如一條長河,觀今宜鑒古。這也就是說從漢武帝採董仲舒之意,然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使宋代大儒朱熹仍不免發出千古概嘆。

主持人:好,謝謝藍先生。橫河先生,等一下請您回應一下這位觀眾的發言。另外我也想請問您,剛才文昭先生也講到了,習近平對現在文化生態的不滿。現在中國文化生態的主流是怎麼樣的?它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怎樣的改變呢?

橫河:講到現在的文化生態,就要講到它跟中國歷史文化有沒有關係。因為一個民族的話,它往往有血緣關係,就是民族,另外一個就是文化的關係,特別是在中國文化傳統是重要的。現在中國主流文化的特點跟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完全割裂的,是沒有關係的,現在這個文化體系和原來中國一直承傳的五千年文化體系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這個過程就是中共從建政以後,它有三大步驟把這個文化割斷了,完全割斷了。第一步就是土改,把鄉紳制度給取消掉了,就是說農村自治,利用儒家文化、傳統文化進行自治給取消掉了,包括肉體上的消滅;然後1957年把所謂舊知識分子,所謂舊知識分子其實他有一部分是從西方教育的,但是他們還保留了很多中國的傳統文化、傳統的,1957年反右基本上消滅掉了;全面的摧毀中國文化是在文革的時候。

所以經過這三大步驟以後,傳統文化基本上在中國就沒有多少人知道了,特別是在共產黨統治下成長起來的。所以現在它基本上是一個什麼種的文化呢?首先是以無神論為基礎的,然後急功近利,急功近利裡面後來可以衍生出很多東西,包括互相不信任呀,就是和傳統文化的那些主要的因素全都是對立的。

主持人:相背離的。

橫河:都是相背離的。這個急功近利體現在各種文化方面,在文藝方面體現的最清楚的就是文藝生活的商業化、娛樂化和低俗化,這是在這一方面的表現。當然在各個不同的領域它會有不同的體現形式,但總的來說是這麼一個情況。這是中國目前主流文化的生態狀況。

主持人:是,剛才橫河先生您總結了現在中國文化的生態,那這一次的大會也給中國的文藝界提出了四點改變的希望,包括說要用文藝來振奮民族精神,要用高尚的文藝來引領社會等等。文昭先生,您覺得這個能達成什麼樣的程度呢?

文昭:文化的繁榮絕不是領導能號召出來的,也不是一把手去抓抓出來的,也不是靠錢堆能堆得出來的。為什麼我們一再強調自由是文藝繁榮的一個必要條件?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創作是一個高度個人化的東西,你必須讓作者他能夠充分張揚他的個性,去表達他自己真實的所思、所感,而不是誰給他布置的一個任務,得是他自己真實的所思、所感,他才有激情,他才拿得出好的作品來。

這些作者他們對什麼最有激情,對什麼最來勁呢?其實大概也就是兩樣,第一,他看不慣的、最想批判的;第二個就是,他非常渴求希望得到,而無法達到的。所以中國的文學史上有兩句話,一個叫「不平則鳴」,一個叫「窮而後工」,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按文學來講,它初分就是兩大流派,一個叫作現實主義,一個叫浪漫主義。現實主義我也把它叫吐槽主義,為什麼呢?就是現實主義的,你反映現實題材的作品,你要想流傳後世,它就得是批判的,只有批判才能深刻。因為後代的人他的生活條件、環境,跟你這一代人全都不一樣,你必須要能夠深刻到觸及到人性本質的時候,你才能夠打動後人。

所以我們看到法國文學史上一批的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著作,像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歐也妮·葛朗台》、《高老頭》,批判的,斯康達的《紅與黑》,批判的,雨果的《悲慘世界》,你聽名字都是吐槽的。還有像俄國十九世紀那一批文學巨匠:托爾斯泰、契訶夫、果戈理,全都是批判的。所以現實主義它的精華就叫作批判現實主義,它不是拿來歌功頌德的。

浪漫主義就更不用說了,因為浪漫主義者他所關注的是永恆的人性和崇高的理想,在浪漫主義者眼裡,現實永遠是醜陋不堪的,他更不會說你好話的。

所以說文藝這個東西你一定要讓它服務於某個政治目標,你只准他歌頌不准他批判的時候,它就必然是衰敗的。所以開會咱們就宣傳出一個文藝高峰,這個我聽起來都很搞笑,因為這個事情你要做到太容易了,你根本就不用花錢搞這麼多工程,你甚至可以省錢,很簡單,你就把中宣部廣電總局所有這一切審查機構全部都撤銷了,你看它繁不繁榮,你看它復不復興。

主持人:是,其實這一次習近平在這個會上也提出了,文藝不能做市場的奴隸。剛才文昭講文藝也不能做官場的奴隸。現在我們來接聽一位觀眾的電話,加州的丁先生,丁先生您好!

加州丁先生:大家好!習近平同他的幾位前任都不一樣,他像周恩來、胡啟立、趙紫陽一樣,屬於溫和派、改革派。他一年到頭都在訪問全球各國,偏偏還沒有訪問中華民國台灣,是美中不足的。

他要重新發揚中華文化,必須去簡體字,改回老祖先傳下來的繁體字,因為簡體字是羅馬拼音,不是正統的中國字,等於我們國民黨說是下流的外國貨。而且四人幫、紅衛兵毀掉了中華文化,他要恢復中華文化很好,但是相當不簡單,這是一個大責重任,希望他能夠成功。謝謝!

主持人:好的,謝謝丁先生。丁先生討論的這個話題我們等一下回來繼續深入。橫河先生,先來請教您,習近平在這次大會上他提出了一個說法,說如果一個民族背叛了自己的歷史文化,是不可能發展起來的。那中國歷史文化的核心是什麼呢?

橫河:中國的文化其實是一個神傳文化,其實世界上絕大部分的民族的文化,它多少有一點跟神傳有關係。中國的神傳文化有三個主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儒、釋、道。最早是道了,中國傳統的、本土的信仰就是道,道就是天道的意思。它在二千五百年前的時候,老子把它總結了一下,寫了一個《道德經》,就走掉了。

幾乎在同時稍微晚兩代人,算是同時了,孔子就創立了儒學,這是中國本土的,教社會從政府到個人怎麼樣修行的。最後到了東漢初年的時候,佛教又傳過來,在中國落地以後就本土化了。這樣儒、釋、道到唐朝的時候達到最高峰,這個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所以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以信仰,就是對神的信仰為核心的,這是一個最主要的部分,這形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核心。所以在歷史上你可以看到,不管是外族入侵也好,還是改朝代也好,它這一條文化主線沒有斷過,除了到1949年以後算斷了,在這之前它幾乎是沒有斷層的,哪怕是戰亂,哪怕這個地方人口減少了很多,但是只要戰亂一停止以後,人口一恢復以後,它這個文化繼續承傳下來。

是因為儒、釋、道文化體系它是深紮在基層的,它不是由統治者決定的,而是由人來信的,這樣的話,只要人在,這個就能承傳下去,所以這是中國文化最主要的精髓。相對來說,它和共產黨的無神論、共產黨的鬥爭哲學,就這一套哲學它是完全對立的。

主持人:這個問題我們等一下再繼續討論。我們來接聽觀眾的熱線電話,加州的何先生,何先生您好!

加州何先生:主持人、嘉賓你們好!我不看好習近平恢復中國文化。我的觀點就是,習近平恢復中國傳統文化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在中國共產黨的統治下,達到恢復中國傳統文化是不能夠實現的。

我舉個例子,中國發生的那些事件,倒楣的都是老百姓,像天津大爆炸、上海的踩踏事件、深圳的滑坡事件,死的都是老百姓、平民,到今天連真相都不能說出來,所以我不期望他能夠做到這個事。

主持人:好的,謝謝何先生!何先生的觀點主要就是說,在中共的黨文化這個架構下面,不可能和傳統文化兼容並蓄。他提到這個現象,但是根源是什麼呢?橫河先生。

橫河:這個是這樣的,中共對中國的統治其實是一種侵略,因為它是一種外來文化。那麼在中國歷史上的外族侵略,比如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滿族人建立的清朝,它是土地和民族的占領。占領以後,它實際上是接觸了中國文化,至少是部分的,或多或少,當然他有他自己的特點。

但是中共它不一樣,它實際上是用一種外來文化來占領中國。因為你從種族上來說的話它是同一種族,但這卻是一種明顯的占領,它能夠把中國文化的根都切斷了,所以它是一種明顯的占領。那麼這種占領它就是依賴於一定要消滅傳統文化,不然它這個占領就不實現,或者是不能夠長久,在這種基礎上,它會建立起一套它自己的東西。

因為中共的理論體系跟所有國家的普世價值,跟所有國家的傳統歷史上都是相對立的,所以它沒辦法生存,就在正常的文化環境下,中共很難生存,所以它必須要建立起一套能夠讓它生存下去的文化體系,所以它建起一套黨文化體系。

因此來說,要恢復傳統文化,它首先遇到的第一個難關就是黨文化。而且對付黨文化只能用傳統文化,所以這是一個過程,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削弱黨文化,然後增強傳統文化,這才是可能行得通的路。

主持人:是,其實您剛才有講到從1949年以後,中共是分了三個步驟有系統的、徹底的在中國破壞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但是我們也看到在過去的一、二十年,中共也開始不斷地講要恢復和傳承傳統文化,不過很多文藝界的人其實不是那麼樂觀,認為中共只是把傳統文化利用它作為一種統治的工具而已。那您覺得現在習近平他所做的,和過去十幾年的情況有什麼不一樣嗎?

橫河:首先,我覺得過去十幾年其實是有一些傳統文化的現象在復甦,但這個主要是民間的推動,我沒看到官方在正式的場合像模像樣的推行過,或者推廣過中國的傳統文化。剛才一位觀眾朋友打電話進來講推崇儒教文化,這並不是官方肯正式推崇的。

因為它這個東西有一個矛盾對立的地方,這個文化體系它是不兼容的,因為共產黨的政權是一個「政教合一」的政權。「政教合一」政權的最大特徵,它學校裡面教的是共產主義理論體系,這就是一個意識形態做為它的一個組成部分,就變成它統治下面必須學的東西,那就是「政教合一」了。

那「政教合一」的最大特點就是有一個強烈的「排它性」,對其它宗教的信仰是完全排除的、極端的排斥,所以它本質的這部分就很難改變它。所以過去這些年是有一些民間的力量在復甦,這是肯定的。

至於說這次習近平推傳統文化跟以前有什麼不一樣?首先要看一下,傳統文化它對中共意味著什麼?對中華民族意味著什麼?如果復興傳統文化的話,它和中共的意識形態馬上就發生直接的衝突。

所以剛才文昭講的,我倒是認為如果真心的要推傳統文化,我現在不能說誰真心誰不真心,但是如果要真心的去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如果能夠成功的話,首先受益的是中華民族,但是不會是共產黨,共產黨不會從傳統文化當中吸取能量,又保持它自己的那一套學說,這是做不到的。

所以從這幾年習近平的談話來看,他確實是想推傳統文化,從這點上來說,我覺得和以前是大不相同的,以前其實沒有哪一個真正出來說,系統的去推文化,這是一個很大的區別。

主持人:而且他在不同的場合多次提到過,比如說他很推崇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英雄岳飛、戚繼光等人,他在不同的場合都提到過。

橫河:對,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它的內涵有很多東西,那麼這一些東西在歷史上中共它一直是批判的,所以現在明顯的調子不一樣了,就傳統文化而言,我們不講其它的事情,只講傳統文化而言,調子是不一樣的。

主持人:是。接下來我想請問文昭,韓愈說:「文以貫道」,那麼文化的復興和道德體系有什麼關係呢?

文昭:文藝復興的前提就是道德復興。可能有人會奇怪,文藝繁榮跟道德有什麼關係?其實這個原因很簡單,藝術追求的是什麼?藝術追求的就是「真、善、美」。這個社會上沒有求真向善的風氣,他去追求啥?他去復興啥?

所以試想一個社會如果假貨氾濫、匪類橫行,這個文化精英就是靠抄襲、剽竊、山寨,他就能賺得盆滿鍋滿,他有沒有動力去創造有獨創性的曠世傑作?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他不具備這個社會土壤。

善呢?善本身就是為他人著想,所以它體現出來的就是對別人的尊重、包容和欣賞。而尊重和包容這種東西,不恰恰是藝術家他所最最需要成長的環境嗎?所以這是非常容易想明白的。就是在人類的歷史中、進程中可以看到,如果有一些民族他比較有理想,他的信仰和道德保持比較高水平上的時候,你看他的民族精神就很蓬勃向上,它自然在藝術上就有很好的創造性。

現在講文藝復興是指開始於14世紀意大利的文藝復興,但是文藝復興中間是貫穿著一個思想解放,就是貫穿著一個宗教改革運動。這個宗教改革,它說是改革,實際上是對基督教原初本意的回歸,它強調虔誠、克己,它所產生的新教又被叫做清教,所以它本身是歐洲社會在基督教體系裡面的一次道德復興運動。

當然他本身體現出對人的尊重、對人價值的認可,我通過個人的虔誠,我通過靈修,我就能夠達到與神接近,我不需要中間一個教會這樣一個階層作為仲介,或者作為一個裁判。它本身就是對人的認可,是一種善的體現,激發他的創造性,有給文藝復興賦予了精神動力。

主持人:我們現在還有二位觀眾在熱線電話上等候,由於節目時間有限,請您簡短的發表您的觀點。首先是紐約的王先生,王先生您好!

紐約王先生:主持人您好!我是這樣看的,習近平提倡傳統文化,這個願望、想法是好的,但是中國現有的體制下能否實現很難說。比如說真正代表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的神韻演出,在全球廣受歡迎,如果習近平真的能夠做到提倡傳統文化,那就可以歡迎神韻去大陸演出,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我覺得在現有的體制下,那也只能是他個人的良好願望,也只能是說說而已。

主持人:好,謝謝王先生!接下來是舊金山的陳先生,陳先生您好!

舊金山陳先生:您好!我很喜歡這個話題。我覺得所謂的中國文化要想恢復,在現有的體制下是不可能的,永遠不可能,只要有一黨專政就不可能。因為中國的文化在我眼裡一句話,一言以蔽之,就是「三教九流」。你一定要讓社會恢復到三教鼎盛、九流自由、九流平衡、互相尊重、互相依賴的狀態;而不是像現在的社會非常的不平衡、不公正的狀態,所以這是不可能的。三教九流是中華文化的主要特徵和主要內涵。

主持人:理解您的意思了,謝謝陳先生!横河先生,這次的會議上習近平提到文運和國運是相連的,那您認為如果真的中華文化能夠在中國復興,那將給中國帶來怎樣的改變?

横河:那就是中國整個國運、整個國家、民族的復興,就是從文化開始到國家的復興,但是民族的復興它其實是依賴於黨文化的消除和共產黨統治的消除,最終如果這一步達不到的話,就像剛才幾位觀眾說的,就很難去達到,如果真能達到的話,我覺得結果就是這樣。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謝二位嘉賓今天的分析,也感謝觀眾的收看和參與,再會!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