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慎坤:好政策為甚麼走不出中南海

昨天在公眾號發出的《本屆政府最大的政績是甚麼?》,只是上半部份,下半部份幾經刪減,也沒能發出來。上半部份是標準的正能量,羅列了李總那些打動人心的話語,許多人看了不以為然,認為現在談政績還為時過早,所謂政績,不能僅僅聽他們說了甚麼,更應該看他們從上到下都做了甚麼?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了甚麼?出門辦事是更簡捷了還是更艱難了?民生疾苦是減輕了還是加重了?這些問題一篇短文很難展開深入探討,只能浮光掠影說說本屆政府說得最多的簡政放權。

簡政放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如果沒有制度保障沒有法律約束,誰都喜歡集權,而且權力越大權力越多,在中國的傳統話語體系裡,就意味著越有威望,越受到尊重和跪拜!對於官場中人來說,權力是一劑毒藥,不受制約不受監督的權力更是許多人孜孜以求的夢想!所謂不戀權不貪權是或許還沒有品嚐到權力的滋味,抑或是深受過集權的壓制或迫害而己。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曾在基層政府工作過四年,坦率地說,那個時候的官場中人還有理想、有敬畏、有原則,也有盼望!那個時候主政的領導人也有激情、有抱負,有擔當、也有魅力!而後來,無論江李朱主政的十年還是胡溫主政的十年,都留下了太多的遺憾和缺失!朱鎔基的豪情萬丈又怎樣?溫家寶的飽含深情又怎樣,二十多年過去了,一再精減的機構越來越龐大,一再放權的官員權力越來越集中。

李總上任己經近四年,本屆政府剩下的時間也不多了,一個簡政放權的舉措要走出中南海都絕非易事,何況還有更多的大政方針。李總上任伊始,就曾為政策落實不到位「拍了桌子」,並多次強調要下大力氣整治。「這不僅僅是本屆政府的難題,『政策不出中南海』的說法早就存在。」

政策落實不下去,其阻力就在壟斷利益集團和地方利益集團的抵制和不作為。前幾任老總在任期內,也曾因為政策不出中南海多次發火。不可否認,官僚利益集團和壟斷利益集團利用各種手段影響決策,甚至干擾立法進程,是制約中南海的強大阻力。如果不對盤根錯節的官僚利益集團和壟斷利益集團下手,李總的命運將如同前幾任老總,依然面臨好政策走不出中南海的結局。

10月8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總一再重申:「衡量改革成效,不僅要看取消或下放的『數字』,更要看群眾實實在在的『切身感受』!」「能放甚麼、不能放甚麼都要說清楚,決不能『繞彎子』,再設置一些拐彎抹角的『條條框框』。」「一定要給群眾、給企業一個準確的信號,給市場一個明確的預期!」

而幾乎是在同一天,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同時公佈了網約車新政,北京要求「京籍京牌」,上海要求「滬籍滬牌」,在車型上,更要求2700毫米以上軸距、2.0L或1.8T以上大排量,深圳還外加必須是兩年內的新車,廣州則是一年內的新車……甚至還要在車身張貼網約專用標識,安裝 「計價器 」 等等。

如此錯亂的地方新政不知道是甚麼樣的腦子想出來的?各地不去根治計程車行業「份子錢」,不去約束計程車公司的貪婪行為,不去提高計程車司機的待遇,卻把精力放在扼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網約車上,豈不是公然挑釁李總宣導的互聯網+?豈不是對萬眾創業大眾創新的羞辱?豈不是完全無視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切身感受?

除了網約車,北京等地很不情願推出的「居住卡」「居住證」,更是在故意刁難羞辱「非京籍」人。有新聞顯示,「居住卡」「居住證」辦理者凌晨兩點就穿著羽絨服開始排隊,還得自帶小馬扎。原來,派出所每天辦理數量有限,有20個的,有30個和60個的,總之很難辦理就是了,據說有黃牛開出了400元排隊領號的價碼。有辦理者說:「辦理時間持續20多分鐘,時間主要花在資訊錄入和材料審核上。提供的材料證明有很多,都需要人工錄入和審核掃瞄。」一個人人有身份證的社會,又讓去辦理甚麼「居住卡」「居住證」,豈不就是為了把「非京籍」人擋在北京城外?

今天中國的大城市,主政者從未善待過外地人,為了控制城市規模,不讓公共服務背上包袱,對外地人進城謀生、居住、求學設置了諸多門檻,這些城市只希望外地人來干臟活、累活、苦活、賤活,而不願意給外地人絲毫利益和權利,也就是,只讓外地人把汗水和淚水留下,不讓外地人給光鮮的城市添堵抹黑。

凡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並獲得實惠的事情,各地都在想辦法抵制和反對,誠如有人調侃道:「凡是能夠從人民手裡收錢的,哪個角落他們都不會遺忘,不論道路,學校,醫院,風景,名勝,地攤﹔凡是需要他們承擔責任的,都沒有他們的影子,不論教育,養老,住房,醫療,公益。 」如今,連開個網約車也要京籍,下一步會不會進出城市都要路條?

套在「非京籍」脖子上的繩索正越勒越緊,自2014年北京為嚴控人口祭出史上最嚴的「教育控人」手段起,數萬「非京籍」孩子不得不返回陌生的老家當留守兒童,他們中的大部份孩子本來就出生在北京,也從小就與父母一起生活在北京。

「非京籍」有過許多稱呼: 隨遷子女、外來工子女、打工子弟、流動兒童……官方的統計資料裡面,會使用北京市戶籍、非北京市戶籍這樣的統計稱呼。十餘年來,「非京籍」子女一直爭取在居住地上學考試的權力,但官方對「非京籍」子女設置的門檻越來越高。「五證」不達標的孩子根本無法上學,更沒有未來,久而久之,只會加深這一代人對城市的仇恨,讓未來的中國付出不可逆轉的代價。

2016年10月初,北京市公佈《「十三五」時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2016—2020年)》,表明在嚴控義務教育階段非京籍兒童入學之外,北京對未來五年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的京外招生也作出全面限制,這意味著北京開始走向全面孤立全面封閉的時代。

一個城市的發展和創新都離不開外地人和年輕人,美國幾百年的繁榮,完全是由全世界的移民做出的貢獻,在美國的大小城市,都找不到如此岐視外地人外國人的政策。人們也很難想像,一個讓年輕一代感到失望和仇恨的城市,怎能持續釋放出增長的活力?怎能保持和諧和穩定?

2015年杜哈世界教育創新峰會(WISE)上,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在演講中說:「我的大學教育把我帶到了那些從來沒有夢想過的地方,包括法院、白宮。這是非常漫長的道路,從我曾經住過的小小的公寓到現在的白宮。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教育,讓曾經覺得遙不可及的夢想都能實現。」

幾年前,中南海的新人們喊出了「中國夢」的口號,如今有誰還在憧憬「中國夢」?中南海的好政策連北京都走不進去,又怎麼能夠貫徹落實到全國各地呢?我不知道中南海的主人是否瞭解身邊的實情?是否感受到人民群眾的疾苦?是否聽得到社會各界不同的吶喊和訴求?

──轉自《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