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10月11日訊】星期天(10月9日)川普與希拉里第二次電視辯論,來自美國各地的40位幸運選民在現場與兩名候選人近距離互動,其中唯一的華人袁金雲更是坐在距離川普座位最近的地方,她星期一接受了大紀元的專訪,現轉載如下。
近距離感受兩位候選人的「氣場」
袁金雲是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大學一位研究員。提到親身參加總統大選辯論的感受,她說在當天市政廳選民大會形式的辯論中,她就坐在第一排,緊靠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的座位,「距離可能只有1米吧」。同時,由於候選人可以在講臺上自由走動和選民互動,希拉里也會常常走到自己的這邊來,這讓她可以直接感受兩位候選人的「氣場」。
對兩位候選人當天的表現,她感覺「川普比上次辯論好」,而希拉里則是「老練」的政治家,「希拉里回答問題的時候都會走到提問觀眾的前面,提問的人在川普這邊她就走到這邊來,川普就站在她後面走動。好像川普站在後面的時候比較多。」在選民大會形式的辯論中肢體語言頗為重要,有關川普當晚一臉「嚴肅」的站在希拉里背後的照片星期一成了社交媒體上討論的熱點。
川普在辯論中一度直接抱怨兩個主持人對他不公,並稱「三個人對付一個」,對此袁金雲覺得「兩位主持人總體上來講還是比較公平,像剛開始問完川普一個尖銳的問題(侮辱女性言論),接下來就問希拉里一個尖銳的問題(電郵門)。不過好像一開始對川普的時間要求比較嚴格。」她在現場的感覺是希拉里的「氣場」要略勝一籌,但也不那麼明顯。
很高興見證歷史性大選
袁金雲表示,在現場一個感覺是,時間「很快」。不過讓袁金雲略感失望的是,兩位候選人花費很多時間在個人細節上互相攻擊,政策理念上談論不足,特別是對華政策方面幾乎沒有探討。「美國的總統辯論從1960年代就開始了,(辯論的目的是)基於民主的理念,讓全美國人民知道你是怎麼樣一個人,有沒有基本的素質擔任美國人的總統,能不能為美國人利益著想,並跟其他國家搞好外交關係,同時關注普世價值。」袁金雲說。
她坦承參加完第二次辯論,「我還是覺得沒有被誰說服,不過應該還是會去投票。」袁金雲在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大學分子生物學與免疫學系做博士後研究,2007年來美做訪問學者,2014年成為美國公民。今年是她第一次可以投票,也是第一次參加總統大選。「拋開對候選人的看法,能夠參與到美國的民主過程中來感覺還是很高興,這是很難得的機會親身見證這個歷史性的大選。」袁金雲說。
袁金雲表示,辯論後「(川普的兒子)小唐納德‧川普,和(希拉里的丈夫)比爾‧克林頓都走過來和我們握手。」
身為法輪功學員 關心人權問題
40位觀眾每人都準備了兩個問題,事先提交給主辦方,由主持人挑選題目向候選人提問。很遺憾現場時間很短,袁金雲沒有機會親自提問,她準備的第一個問題是,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美國從中國進口很多廉價產品,不排除其中有違反人權的奴工產品,她想請問兩位候選人上臺後計畫採取何種措施。此外,她還想問川普及希拉里,兩人都曾經犯過錯誤,當選總統後希望如何改進。
對於為何格外關注奴工產品的問題,她說,她本人和先生都是法輪功學員,先生因信仰法輪功曾在中國大陸遭到嚴重迫害,被關押在拘留所時就曾經被強迫進行奴工勞動。「很幸運我們能來到美國,但國內還有很多很多仍在遭受迫害的法輪功學員和宗教信仰人士和異見人士。美國的立國根本就是人權和信仰自由,我認為身為美國總統,有責任關注中國的人權問題。」
如何成為幸運40人之一
關於如何成為幸運的40人之一,袁金雲介紹,「9月29日晚上接到(美國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up)打來電話,問我準備選誰,我說還沒有決定,於是對方問我是否願意花一天時間去參加總統辯論,我說可以啊。」她事後得知當晚的40位觀眾,是由蓋洛普在聖路易斯當地、「尚未決定選誰」(Undecided)的註冊選民中隨機選出。袁金雲說,蓋洛普還要求她(在辯論前)不能把被選中參加總統辯論的消息告知媒體,以及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此外還要提交社會安全號進行背景調查等。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任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