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海副書記應勇被任命為上海副市長,上海市委常委沈曉明被免職、調離上海。9月18日晚,大陸財新網率先報導應勇已明確為常務副市長的消息。據上海市官網的信息,應勇出任常務副市長後,分管發展和改革(物價)、財政、稅務、監察、編製、人口綜合管理、統計、能源建設、口岸、建議提案辦理、政務公開等工作,同時協助分管審計工作。
在中共政府系統內,常務副市長一般負責全市的所有事務或者比較重要的事務,主持市政府日常事務,在市長空缺或者離開期間代行市長職權。應勇分管領域包括財政、稅務、及審計等工作,這相當於掌控了上海官場的「錢袋子」。
應勇曾與習近平在浙江共事多年,被認為是習陣營人馬。應勇出任上海常務副市長,成為自上海副市長艾寶俊落馬後,習清洗江澤民老巢的又一標誌性事件。外界預期,應勇將很快接替江綿恆馬仔楊雄出任上海市長,很可能「十九大」換屆時接替韓正任上海書記並進入政治局。
就在應勇履新上海副市長、常務副市長期間,據官方報導,9月13日至14日,貴州省委書記陳敏爾、省長孫志剛率代表團在上海考察。14日下午,舉行了上海—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交流座談會。雙方簽署《關於加強扶貧協作與重點領域合作框架協議》,加強經濟合作與幹部掛職交流。
9月18日,江蘇省委書記李強,省委副書記、省長石泰峰率領江蘇省黨政代表團抵滬考察。李強表示,希望進一步深化蘇滬區域合作。
4個月前,5月11日,上海市委副書記應勇曾率領上海市代表團到貴州考察,受陳敏爾、孫志剛接待。
陳敏爾是習近平「之江新軍」的主要成員。2002年10月到2007年3月,習近平任浙江省委書記時,陳敏爾任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與習近平有近5年的交集。習近平2003年至2007年曾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發表短論二百多篇,這些文章成為習近平從政心路與執政理念的寫照。那時候陳敏爾正是浙江的宣傳部長。
去年7月底,江派地方大員、原周永康的秘書、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落馬後,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轉任河北省委書記,55歲的貴州省省長陳敏爾接替趙克志的空缺。陳敏爾成為繼胡春華、孫政才後,第三名60後的省(市)委書記。
今年57歲的李強長期在浙江工作,是習近平的浙江舊部,曾任習的大秘。6月底,李強接替羅志軍,由浙江省長一職升任江蘇省委書記。去年底,同時有「習近平黨校舊部」和「李克強北大同學」兩標籤的石泰峰,從江蘇省委副書記、蘇州市委書記升任江蘇省長。目前,江蘇書記、省長、常務副省長三大關鍵職位被習近平的親信接管,江澤民的老家被攻陷。
習近平舊部出任上海常務副市長之際,陳敏爾與李強、石泰峰先後帶隊考察上海,加強三省市之間經濟合作,可助力應勇開展經濟發展等具體行政事務。習近平四親信敏感時刻互動,顯示習陣營正裡應外合,加速圍剿、接管江澤民老巢。
同一時期,胡錦濤與溫家寶先後出場。
9月18日、19日,大陸門戶網站高調報導,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8日現身湖北,先後出現在孝感北站、大悟縣第一中學。19日上午,溫家寶一行乘火車離開。就在9月13日,原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調任天津市委書記。
9月19日,大陸官媒高調報導《胡錦濤文選》出版發行消息。報導稱,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輯的《胡錦濤文選》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9月20日起在全國發行。
胡錦濤、溫家寶卸任後,在習江斗的關鍵時刻,頻頻露面挺習,展示胡、溫、習聯盟。過去幾年尤其在習近平外訪之際,胡、溫二人常同期露面,公開活動,替習坐鎮國內、震懾江派。
另外,十天前,9月8日,官媒也高調報導,《朱鎔基答記者問》一書問世7年後,銷量達150萬冊;9月8日由人民出版社在北京首發推出精裝光碟版。
習陣營元老朱鎔基、溫家寶、胡錦濤先後高調出場,適逢G20杭州峰會之後,表明習江斗進入關鍵時點。
9月4日、5日,G20杭州峰會舉行,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談,雙方就人權與「宗教信仰自由」公開表態,影射江澤民的核心罪行——活摘器官等迫害法輪功問題。G20杭州峰會前後,中共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館遭自殺式襲擊;中美官員發生一系列爭執;朝鮮金正恩政權接連發射導彈、進行第五次核子試爆。這些事件在敏感時期密集發生,疑點重重,背後浮現江澤民集團的垂死反撲、攪局因素。
G20峰會剛結束,習陣營6日至9日,四天內至少十餘個大動作掀起金融反腐風暴,將目標指向江澤民老巢上海。隨後,習近平「秒殺」天津代書記黃興國、引爆「遼寧幫」賄選案、調整上海官場人事。習近平在震懾江派常委張德江、張高麗的同時,形成總攻江澤民老巢上海的態勢。
今年以來,江澤民、曾慶紅出事、被內控傳聞不斷。今年北戴河會議之後,傳出高層就處置江、曾達成共識。十月份六中全會在即,會議主題為制定中共黨內「政治生活準則」與「監督條例」,隱含清洗江派高層信號。
目前,賄選案、黃國興案還在發酵;「十九大」人事調整牽動高層博弈;上海官場大清洗風雨欲來。朱鎔基、溫家寶、胡錦濤高調露面,或意味著習陣營針對江澤民、「上海幫」及江派常委將有重磅動作。
(大紀元2016年9月20日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