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子泳手傅園慧,獲得2016里約奧運會100米仰泳銅牌。一句「洪荒之力」的純真幽默讓全球奧運觀眾瘋狂追捧,作為舉國體制下的異數,可愛的傅園慧們,從哪裡來,又能走多遠?
95後中國泳隊選手傅園慧火了。
「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在今年巴西里約奧運會賽後的一個例行採訪中,她風趣的對答和誇張的表情一夜之間刷爆了中文互聯網。她在鏡頭前旁若無人、自然率性,被網友驚呼為「行走的表情包」、「被游泳事業耽誤的段子手」,並立即贈昵稱「洪荒少女」。
「洪荒少女」是誰?
傅園慧今年20歲,現有微博粉絲350萬,自我介紹「看見圓球體萌仔欲罷不能」「一直認為自己是個安靜的美男子」。她會用一長串表情抒發心情,網路流行語信手拈來,愛發自拍、相信星座、吐槽生活,自戀也自嘲──跟日常生活中的90後萌妹們無甚區別,甚至還有些「非主流」。
她擅長游泳。今年是她第二次代表一個有13億人口的國家出戰奧運。8月8日,她在女子100米仰泳半決賽中,以58秒95小組排名第三出線。8月9日,她的決賽中以58秒76拿下銅牌。半決賽後的訪問中,她說出了「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的刷屏名句。
但這有什麼值得刷屏的?我費解地問為傅園慧刷屏的朋友們。「她很真實」、「太可愛了,這樣的運動員太少見了」……或許這才是關鍵:一個中國國家隊運動員,毫無顧忌地以真正的90後萌妹姿態活著。
不知傅園慧的「洪荒」熱潮,在「網球一姐」李娜心裡是否會掀起微瀾:2014年退役之前,李娜曾怒斥觀眾、嗆聲媒體、拒絕「被愛國」,甚至從國家隊「單飛」,耀眼的球技和更耀眼的個性,讓這位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運動員之一,被《紐約時報》稱為「舉國體制下的叛逆者」。
但李娜拒絕這個標籤──她始終跟體制保持微妙的距離,拒絕被同化,卻也從未被支持者們的寄望所綁架,為某種價值或情緒代言。對於公眾來說,這或又增添了李娜「特立獨行」的魅力。
舉國體制下的運動明星被臉譜化
今天在社交網路上捧贊傅園慧為「中國奧運史上最大的功臣」的人,或許忘了,李娜當年在公眾注視下不加掩飾的性情流露,早就引得一時驚詫:一個運動員還可以這樣?
舉國體制下的中國運動員往往是臉譜化的:一言一行皆要按照組織的規則和訓練來,一舉一動都被教導是代表國家形象、民族尊嚴,鮮有展露個人意志或鮮明個性的空間,更別提掉轉頭來挑戰體制。
許海峰、李寧、鄧亞萍、伏明霞,這些舉國制度培養出來的最優秀的運動員,有著什麼樣的性格、興趣、愛好,對於事情的真實看法和態度是什麼樣的?你能曆數他們賽場上的彪炳戰績,卻不一定能回答這些問題。你知道他們,卻不真正認識他們。
但體制喜歡。這個下至幼兒遴選,上至國家團隊的巨大體系,對運動員的培養目標是:政治上聽話順從,專業上素質過硬,道德上完美無缺,每一個都以不差毫釐來證明整個生產機制的運轉精良和天然正確。
國家隊沒有個體,只有集體;體育不是競技,是國家戰略;贏了就面對鏡頭感謝國家和領導,輸了也要表示辜負了國家和領導,回去好好總結、再接再厲。這些體制嚴格篩選出的優秀運動員,走上奧運賽場,自有官民媒體從旁點燃民族自豪感,如能摘金奪銀,便再進一步的成為全民偶像,回國後可獲得可觀的獎金和寬敞的房子,退役了如留在體制內,通常會坐進政協的會議室或體育局的主席台。
按照官方敘事,舉國體制在「弘揚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心、凝聚力等方面更有著特殊的、無法替代的作用」。但舉國體制一路上淘汰的運動員,在奧運賽場上鎩羽而歸的選手,能把握住平常安穩人生已屬幸運,替人搓背、街頭賣藝這樣的凄涼故事中,舉國體制不是保護網,也不是降落傘。
但時代變了世代變了,李娜和傅園慧們出現了
在體制打造的集訓日常與外部線上線下的花花世界之間,網路2.0、實時移動社交為這些新時代的運動員們打開了巨大的交互緩衝帶,集訓基地內的思想學習和政治動員,已不足以打造一隻只無雜質的「紅旗下的蛋」。
傅園慧們越來越難被完全馴化,體制鐵幕無法將他們與訓練場外的世界隔離開來。雖然仍要遵守體制的規定和紀律,但那種規整打磨的痕迹和流水線式的千人一面,在他們身上越來越淺。而那些沉默訥言、循規蹈矩的運動員發現,單靠競技成績不足以贏得公眾發自內心的喜歡──你得有個性,說他們熟悉的語言,在社交網路上跟他們互動──就像流行明星一樣。
公眾也在變化。中國過去數十年的市場化和現代化,即便推進艱難時有反覆,仍大大解放了個人化、個性化的空間,社交網路的興起和普及,更讓個體,無論處於社會的什麼階層,獲得了成為主角的平台和機會。人們重新意識到,運動員和他們一樣,也是「人」,有著不同的面孔,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慾,說著共同的潮語,表達著共通的情感。
不僅如此,在這個動輒刪帖、禁言,小說家憑「魔幻現實主義」問鼎諾貝爾文學獎,官方闢謠民間卻戲謔為「遙遙領先的預言」的國度里,人們飢渴地欣賞一切再平常、再微小不過的真實。
明星「自黑」是增加人氣的神器,官員開微博──哪怕荒廢了幾年──仍受到稱道,純真逗比的傅園慧,上綜藝節目的寧澤濤,火爆率性的李娜,時常炮轟中國足球的郝海東……在體制的標準里,他們都是「異數」,是流水線上的「次品」。雖然他們不過是說了一些常識,表現出了一個正常人的樣子。大眾則如獲至寶,熱情不倦地關注他們,討論他們,追逐他們。
成為舉國體制下的「異數」的代價也在變化。在傅園慧的「異數前輩們」的年代裡,特立獨行乃至跟體制高牆衝撞,押上的可能不只是人氣和聲譽,而是整個職業生涯。
多次炮轟中國足協弊病的郝海東,數次被體制重罰和打壓,雖然身為最出色的中國足球運動員之一,他至今不為體制接受;李娜也曾因諸如「我打球不是為了國家」等大膽言論惹來爭議,甚至官方媒體的「圍剿」。再往前,在職業生涯最巔峰的四年間,王治郅因違反中國籃協規定而被國家隊封殺,後經多方斡旋才得以再次為國參賽;長跑世界紀錄創造者、「東方神鹿」王軍霞21歲時突然離開成就她的遼寧女子中長跑團隊,之後多名隊員退出引起「馬家軍兵變」,有關她疑險遭教練馬俊仁侵犯,驚怒之下一走了之,至今眾說紛紜。
中國奧運史被改變了
但這一次,傅園慧賽後的率性言論,獲得了《人民日報》等官媒的連日熱捧,就連北京市食葯監約談外賣平台,都要求用「洪荒之力」來整改。體制似乎逐漸明白,宣傳策略需要調整:不要急於推出模範人物,讓輿論先飛一會兒,再挑選合適的話題人物,用自己的敘事套路「加冕」。
面對社交網路、個性化浪潮的沖刷消解,控制力難免下降的體制已在改變打法,「舉國體制」仍在舉一國之力控制著中國最優秀的運動員走上奧運賽場的獨木橋,但運動員們過橋走路的姿態,越來越不整齊劃一,篩選淘汰的關卡,也不得不側耳聽聽民眾對這些「異態」是歡呼還是倒彩。
但那些為傅園慧的出現而歡呼「中國奧運史被改寫了」,甚至認為舉國體制開始崩裂的聲音,或許過於樂觀了。
別忘了,在拿著傅園慧賣萌的同時,傅園慧的隊友孫楊與澳洲泳手霍頓有關禁藥的隔空罵戰中,官方控場的輿論主流仍從民族主義角度選擇性報導,孫楊儼然委屈的崛起中大國,霍頓則是跋扈無理的西方老大霸權。不過一個多月前,傅園慧的另一名隊友寧澤濤,才因為商業代言與官方有衝突,而被指「接私活」「撈金」,不僅偶像形象大跌,還險些無緣奧運。早已衝出國際的籃球巨星姚明,希望在中國複製NBA模式以逆轉體制,儘管民間聲音絕大多數是支持,但至今難有突破。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初出茅廬時的劉翔,也曾神態驕傲、言語犀利,令人眼前一亮,但隨後十年間,他在國家體制的壓力和民族自豪感的寄託,與自身傷患之間掙扎輾轉,至宣布退役時已是身心俱疲、神采不再。
更讓人沒有把握的問題是,在體制內浸染日久,年輕率真的傅園慧們會被逐漸「馴化」,在鏡頭前說些千篇一律的「得體」話,退役後坐上政協委員的位子上嗎?畢竟,因個性而受到關注本就是一個「尷尬的榮耀」:作為體制的異數,越「正常」,越孤單。
──轉自《原載端傳媒》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