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就職演說和典禮場面 與陳水扁馬英九大不同

【新唐人2016年05月21日訊】(新唐人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中華民國新一任總統蔡英文的就職典禮,吸引了世界關注的目光。有外媒發表特約評論稱,蔡的就職演說與典禮表演,以臺灣在地精神爲出發點,強調臺灣的開拓精神,明顯不同於前兩任總統就職時展現的「純中華特色」。而且整個典禮安排表現出更為活潑、明朗的氛圍,與過去陳水扁、馬英九就職時的嚴肅莊重的氣氛也大不相同。

5月20日,臺灣新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如期舉行。雖然在一公里外的臺灣教育部與中正紀念堂,有激進組織「臺灣國」與激進統派組織相互對峙叫陣,但這段插曲並未影響到就職典禮的順利進行。

在總統府前,一群台灣原住民排灣族小朋友先用排灣語和原住民古調領唱「國歌」後,擁有排灣族血統的新任總統蔡英文開始發表自己的就職演說。現場氣氛一直很熱烈,每當蔡演說一個段落,臺下就會響起如雷的掌聲。

正如預料中的那樣,蔡英文在演講中強調了捍衛臺灣民主自由的理念。她聲明,在她領導下的新政府,將專注於腳踏實地解決社會問題,維護社會正義,並且致力於促成不同价值觀,不同意識型態之間的溝通。

蔡英文並承諾,新政府也將「對台灣原住民抱持道歉的態度」去推動原住民的自治,同時台灣也要持續強化民主機制。她說,「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國家不會因爲領導人而偉大,是因爲全體國民的奮鬥而偉大」。她大聲呼籲台灣人「要做守護民主,守護自由,守護這個國家的台灣人」。

蔡英文在演講中講到了司法改革、社會公平正義、環境保育、經濟轉型、真相調查、兩岸問題等,臺灣民眾關心的方方面面。

在談及兩岸關係的問題時,蔡特意強調了先要把臺灣自身的優勢跟价值重新找回來的理念。她並未說出「九二共識」這幾個字,但她表示,兩岸要「維持現狀,建立互信,和平發展」。她呼籲兩岸執政黨,「放下歷史包袱,造福兩岸人民」。

蔡英文明確提出了處理兩岸關係的「四大原則」:一是1992年的兩岸歷史事實,求同存異的原則;二是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關係條例,以及其他相關法令;三是根據過去20多年來雙方交流協商的成果;四是根據台灣的民主原則以及普遍民意。

演講結束時,蔡英文與參加就職儀式的全體民眾一起合唱了過去曾被國民黨審查的禁歌「美麗島」。

BBC中文網臺灣特約記者鄭仲嵐在《從蔡英文演說和就職儀式表演看臺灣走向》一文分析稱,這次總統就職典禮,從演講內容到慶祝表演,都呈現了與以往的「純中華特色」不同的新面貌。比如,典禮表演通過對臺灣歷史的回顧,從原住民的紮根,到漢人移植開墾,再到臺灣在不同歷史階段歷經不同政權的統治,突出展示了臺灣的開拓精神,充分表現了臺灣「多元社會」的風貌。

文中介紹,在這次的就職大典中,宋江陣、南北管戲曲、客家調、閩南客家的公廟文化、原住民的歌舞等臺灣傳統的民俗技藝,扮演了畫龍點睛的角色。而歌曲表演部分則注意尊重到了原住民話、客家語、閩南語以及北京話等,所有不同種類的文化語言。

文章分析說,2004年陳水扁出任總統時,國民黨與親民黨因爲選舉的「兩顆子彈」爭議而包圍總統府,並一直僵持到就職前夕,氣氛特別嚴肅;而2008年與2012年馬英九政府就任時也是相對「莊嚴」。但這次的蔡英文就職呈現出了較活潑的氣息與色調,場面明顯更加輕鬆。

鄭仲嵐認為,對於中共來說,「蔡英文也許是個難度很高的新課題」。但蔡英文在致詞中把自己定位為「和平的堅定維護者」,預料她的表現應該比陳水扁總統相對更溫和,而臺灣的民意將是她與中共「對口」的籌碼。

責任編輯:唐睿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