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5月2日訊】一個完全不為自己的利益著想的人,自有老天眷顧。《後漢書卷四十三朱樂何列傳第三十三》中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東漢的朱暉,居住在山野之地,穿布衣,吃蔬菜,生活節省。建初年間(東漢漢章帝劉炟主政),南陽發生大饑荒。每石米價漲到一千多錢。朱暉拿出全部家產,分給宗裡故舊中的貧弱之人。族人們都歸附他。
同縣的張堪很有聲望,在太學裡遇到朱暉,敬重朱暉,拉著朱暉的胳膊說:「我想把妻兒託付給您。」因為張堪是前輩,朱暉未敢應答,那之後再沒見面。張堪去世後,朱暉聽說他的妻兒貧困,就親自前往問候,厚厚地接濟、贍養張堪的遺屬。朱暉的小兒子朱頡問他:「張堪也不是您的朋友,平生未曾聽說他,我們覺得奇怪。」朱暉說:「張堪曾把我當作知己相託。我在心裡已經向他許諾、答應他了。」
朱暉與同郡的陳揖交情好。陳揖早逝,有遺腹子,名叫陳友。朱暉可憐他。後來,南陽太守桓虞(人名)召朱暉的兒子朱駢擔任小吏。朱暉沒有讓自己的兒子去上任,把機會讓給了陳揖的兒子陳友。太守嘆息,他總是這樣義氣,就同意了。
朱暉扶貧救難,把自己兒子的機會讓給過世朋友的兒子,行善重德,不求世間利益。可是他的兒孫都當了官。
──轉自《明慧網》 有刪節
責任編輯:又容
本文網址: https://www.ntdtv.com/b5/2016/05/03/a1265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