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4月20日訊】人們都知道有錢,能夠享受是好事,但是沒有節制的享受,甚至揮霍無度就不一定是好事了,不是有一句老話說「物極必反」嗎?在《魏书•列传第九》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魏高祖驾崩后,咸阳王元禧(?—501年,北魏宗室大臣,字本寿,是孝文帝之弟)受遗命,辅佐新君(魏世宗)。他虽然任宰辅之首,却不辨是非。在受贿谋私上,元禧做得就更过分了。这一年,尚书请求增加元禧的封邑,魏世宗答应了,元禧为显清高,還推辞不受。
其實元禧驕奢淫逸,有姬妾几十人还不满足。他锦衣華车,还有若干美女以悦其情。为了享受,他贪赃枉法,买来上千的奴婢,经营眾多田产和盐铁生意。他的属下、家臣,乃至仆人,都跟着做买卖。因此,世宗很讨厌他。
后来他为保既得利益而图谋造反,结果事发被判死罪。与妹妹们诀别时,问起自己的一两个爱妾。他的妹妹,对他边哭边骂:「你犯罪多由女色而起,进而贪图财物,最后畏罪造反,才有了今天。你还问这些事干什么! 」元禧惭愧无言,被赐死在家中。
他王府中的人唱道:可怜咸阳王,奈何做事误。金床玉几不能眠,夜蹋霜与露。洛水湛湛弥岸长,行人哪得渡?
不惜福、不培福,做恶多端,罪孽深重,才是元禧走上穷途末路的真正原因。像他那样骄奢淫逸,作威作福,即使不因为世宗,也会因其他的人或事,而招致杀身之祸,恶报只是迟早的事。
古语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古人很轻视物质利益,而重视道德修养。其实,若有德,自然会带来物质利益;若只知争名夺利,到头来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更重要的是,高尚的品德本身,就能带来精神的愉悦。古代的贤哲,正是看到这些,才強調道德、仁义等理念。
──轉自《正見》 有刪節
責任編輯:又容
本文網址: https://www.ntdtv.com/b5/2016/04/21/a1263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