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清明上河盛世去 芳菲匝地四海春

【新唐人2016年04月4日訊】清明節既是一個節氣,所謂「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清明也是一個節日,周朝就有清明祭祖的習俗,到唐朝就演變為官方節日,宋朝盛極,元、明列為時享,清朝、民國,直到現在,人們一直保留著清明祭掃,懷遠追祖的傳統。

唐代怎樣過清明

唐代宗以前,清明節與寒食節連在一起。寒食節三天之後是清明節。據《唐會要》記載,唐代宗令「自今以後,寒食同清明」,自此寒食節與清明節合而為一,為清明節所取代。

唐代清明祭祖有戴柳的習俗。清明戴柳是從唐高宗流傳下來的。 《歲時百問》曰,「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祓禊於渭陽,賜群臣柳圈各一,謂戴之可免蠆毒。今蓋師其遺意也。」

除了祭祀祖先,清明節的娛樂活動也很豐富。清明踏青,游春。杜甫《清明詩》描寫唐代唐代宗大歷五年長沙清明節游春的熱鬧場景:「著處繁華矜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渡頭翠柳艷明媚,爭道朱蹄驕囓膝。」

史料記載,清明節最有趣的活動莫過於宮廷裡的拔河比賽。 《唐語林》記載,七個宰相和兩個駙馬在東邊,三個宰相和邱將軍在西邊,八比四,當時是東邊贏了。皇帝下詔:「令中書門下供奉官五品以上,文武官三品以上,並諸學士等,自芳林門入,集於梨園球場」,皇帝本人也帶著皇后和公主來觀戰。西邊輸了很不服氣。上奏皇上說這比賽不公,要從新來,皇上不許,西邊還是輸了。一場遊戲也要上奏皇帝要求從新裁定,看來宰相也是童心未泯。

清院本的《清明上河圖》中可見到庭院裡的「鞦韆」。清明節蕩鞦韆的遊戲到明朝仍有流行。

清明節的詩詞中有表達掃墓祭祀的悲哀,實際上更多的詩詞表達的是清潔明亮的美好心情。唐朝初年,時寒食節和清明節共放假四天,到了貞元年間增加到七天。直到宋朝都延續了這個習俗,在傳統社會,這是最長的節日了。

宋朝清明節盛極一時

清明節在宋朝最為隆重,《清明上河圖》對清明節盛況做了細緻入微的寫實。每年清明節這天,普通百姓都會燒香遊玩。

最壯觀的則是皇室的祭拜。宮中半月前就派人去祭祀皇陵。宗室近親也要去祭陵。皇室的清明節要持續月餘。人們穿著紫衫、白絹、三角子青色綁腿,都是官方供給的衣裳。宮中還會派人去寺院道觀祭祀宮人的墳,參與祭祀的人都穿著節日的盛裝,車轎裝飾著錦繡珠寶,繡扇雙遮,紗籠前導,儀式盛大隆重。百姓都來觀看,紙馬鋪用紙折疊成閣樓擺在當街。宮中還有名為「摔腳」的侍衛軍軍樂表演。諸軍禁衛,各成隊伍,跨馬作樂四出,謂之「摔腳」。旗旌鮮明,軍容雄壯,人馬精銳,又別為一景。

從清明往後三天,都是出城上墳的日子。京城的人到郊區去,祭掃之後順便郊遊。野外熱鬧的像城市一樣,在綠樹下,園林中,羅列杯盤,互相勸吃。到處都是城裡的歌兒舞女。都帶著棗,炊餅,泥偶和掉刀,名花異果,野外遊戲,鴨卵雞雛,謂之「門外土儀」。轎子用楊柳雜花裝飾,從四面垂下來。要玩一整天,晚上「緩入都門,斜陽禦柳;醉歸院落,明月梨花。」民生富足,節奏緩慢,老百姓有足夠的時間享受生活。清明的節日食品有稠餳、麥糕、乳酪、乳餅之類。

中原的風俗也影響到了遼國:「遼俗最重清明,上自內苑,下至士庶,俱立鞦韆架,日以嬉戲為樂。」

宋朝的清明節繼承了唐朝戴柳的習俗,家家門上都插柳條,叫做「柳眼」。有詩云:「莫把青青都折盡,明朝更有出城人。」柳條上要加棗。或許大棗可辟邪。南宋不但繼承了北宋的習俗,更有發揚光大,出入城門的車馬幾乎堵塞了城門,郊野的名園花圃,湖里的彩舟畫舫,還有龍舟可以觀賞,處處是行樂的人群。笙歌鼓樂,甚至超過了了東京。紅霞映水,月掛柳梢,歌韻清圓,樂聲嘹亮,此時尚猶未絕。男跨雕鞍,女乘花轎,依次入城。又使僮僕挑著木魚、龍船、花籃、鬧竿等物歸家,以饋親朋鄰里。

管城內外諸酒庫,每年清明前開煮,中前賣新迎年。這大蓋是南宋時最熱鬧的景象,也是世界上最盛大的酒會了。

臨安府的點檢所,負責杭州城酒庫各類酒品的質檢。清明前呈送酒樣,貼出告示,還有歌妓到場。清明這一天,天剛剛亮,各個酒庫的隊伍排列整齊前往州府的教場,等著被點名呈送酒樣。此前,十天呈送小酒樣,五天呈送大酒樣。

各個酒庫的隊伍十分壯觀,走在隊首的是「布牌」,三丈多長的白布上寫著「某庫選到有名高手酒匠,醞造一色上等好酒,呈中第一」。用長竹掛起來,三五個人扶著走。跟在布牌後面的是配有大鼓的樂隊。樂隊後面是幾擔呈送的樣酒。再後面的是八仙道人隊伍和各個行業的隊伍,如魚兒活擔、糖糕、麵食、諸般市食、車架、異檜奇松、賭錢行、漁父、出獵、臺閣等社。

歌妓樓館裡的女傭,女扮男裝提著花籃和精巧的籠仗。官妓和私妓分成三等,一等的騎在馬上,頭頂冠花;二等的是秀麗出名的,帶珠翠朵玉冠兒,銷金衫兒、裙兒,各執花鬥鼓兒或捧龍阮琴瑟;三等的大約十幾個人,著紅衣,帶皂髻。歌妓隊伍後面是壓陣的隊伍。她們僱來帶著銀鞍的盛裝馬匹,請來宅院和諸司人家的侍從來押陣。每個歌妓隊伍還都有自己的啦啦隊。她們請沒事的僕人和街上的浪子,騎馬相追。緊接著是專知大公,皆新巾紫衫,乘馬隨之。州府會賞給彩帛、銀錢、支票和銀碗,讓人抗在肩上走在馬的前面,以為榮耀。那些喜歡熱鬧的少年,一路勸酒,或者送點心。也有上了年紀的人,跟著少年這樣做。

在州府中驗酒完畢後,各個酒庫的隊伍浩浩蕩蕩出了大街,一直到鵝鴨橋北酒庫,或俞家園都錢庫,收了牌子解散隊伍。各個酒樓張燈結彩,遊人到處品嚐。追歡買笑,倍於常時。

再看元、清時的清明節

元朝的清明節是朝廷的一個重要的節祭,用牲來祭祀。 《元史》記載:「節祭元日、清明、蕤賓、重陽、冬至、忌辰。其祭物,常祭以蔬果,節祭忌辰用牲。」

明朝時,除了宗廟宗族祭祀之外,清明節還要設厲壇祭祀那些無人祭祀的鬼魂,讓他們有所歸依,不出來做厲鬼,致人生病。 《春秋傳》曰「鬼有所歸,乃不為厲。」厲鬼作祟人就會生病。 《士喪禮》說:「疾病禱於厲。」

明朝洪武二年,朱元璋採納學士陶安等言,制訂了宗廟之祭的時享制度。《祭法》說,「春以清明,夏以端午,秋以中元,冬以冬至。歲除如舊。」漢朝時民間有祭祀厲鬼的傳統,後來漸漸荒廢。

明《帝京景物略》記載:清明節,男女都出城去掃墓,轎子和馬上都掛滿了祭祀的物品。路上都是祭祀的行人和轎馬。祭拜的、給墳頭上酒的、哭的、給墓除草填土的,以及燒紙錢的。哭完了,就到風景優美的地方找一棵樹坐下來,興盡方歸。

清朝的清明繼承了前代的傳統。皇室以時享祭祀皇陵。道光年間的《清嘉錄》記載了蘇州附近的清明節習俗。清朝時依然門前插柳,頭上戴柳,上墳,上墳多用青棕,熟藕,給去世的親人燒紙錠,虎邱郡設厲壇,同時祭祀城隍和諸路土穀神和其他神仙。遊人駢集,名為看會。上墳之後游春賞花,熱熱鬧鬧。

乾隆年間的《帝京歲時紀勝》記載了清明節的赦孤和濟孤的慈善活動。廣寧門外的普濟堂收養外地的孤單無依的老人病人,育嬰堂收養棄嬰。清明節這天兩,堂收殮野外的屍體和嬰兒的屍體入葬或者火化,並請人超度,叫做赦孤。仿照前朝的厲壇,祭奠厲鬼。在神位邊傍列孤魂,叫做濟孤魂會。

放風箏也是清明節遊戲。《清嘉錄》記載,「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清明後,東風辭了時令,無法再放風箏。京城人帶著風箏去祭掃,掃墓之後就在墳前放風箏。把災難疾病寫在風箏上,等風箏升到天空中時就剪斷風箏線,希望風箏在在這個潔齊的日子帶走所有的穢氣。風箏的做工極盡精巧,琉璃廠的上等風箏幾兩銀子一個。此時清明的遊戲,風箏超過了鞦韆的地位。

到了民國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總統蔣介石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後,清明回鄉掃墓。奉化的鄉親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從清明節四月五日起,溪口各界在蔣家祠堂演戲,大戲連演三天。之後,蔣家還戲三天。蔣公每次出入都不驚擾別人。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清明節,蔣公帶著兒孫掃墓,自己祭拜後叫兒孫叩頭,並再三叮囑要多叩頭。這是蔣公最後一次在老家奉化溪口祭祖。

民國六十四年(1975年)的清明節,蔣公崩殂於台北市郊士林官邸。此時,台北晴和的天氣突然雷電交加,風雨大作,天地為之動容。

──轉自《正見》(有刪節)

責任編輯:又容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