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3月29日訊】讀書時代學到逆來順受這個詞語,直覺上是個貶詞,但又覺得非常真實地道出了自己成長的狀況:既委屈又可憐,甚至泛起絲自卑的感覺。
在兄弟姐妹當中,自己排行第五;對上有大哥、大姐、二哥、二姐,下顧有三個妹妹。「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攀不上,「萬千寵愛在一身」又輪不到。這倒好,只要能恪守長輩一切訓示,搞好人際關係,「逆來順受」,「委曲求全」,便可以處於「天不收,地不管」的狀況。只是,不知道自己是否自由自在。
到上學唸書,又因為個子不夠高大,儀表又欠出眾,學業成績普通,自然不會是甚麼模範生、風紀、班長的人選。幸好那個時候民風淳樸,小朋友大多能夠和睦相處,甚至守望相助。比如,在測驗考試的時候,提供一點小幫忙。當然,在家裡用的一套,在校園裡面對校長、主任、老師以至學長,更是大派用場。
跑到奉行「森林法律」的街上遊玩時,遇上「橫逆」,「順受」簡直是保命的「靈符」。楚漢相爭之時,被譽為「國士無雙」、「出將入相」的西漢開國功臣韓信,碰到巿井流氓,也得受「胯下之辱」!
大抵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華人社會出生的嬰兒,成長後指點山河近半個世紀的「精英」,都是以這道「靈符」作為「立身處事」、「苟全性命於亂世」的傳家之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指路明燈,「忍」受到自己登上個可以令讓人逆來順受的位置。
有生以來第一次自作主張,做出「叛逆」的行動,是18歲那年,收到香港中文大學入學面試通知的一回。當時,香港中文大學的三間成員學院有兩間來了信,一家準備收入商學院商業管理系,另一家就準備在文學院提供個中文系學位。
父親當時租用了三層高的舊式唐樓頂層,開了家中國藥材及成藥進出口公司。大廳用作辦公室,騎樓充當客廳,中間板間房是貨倉,尾房是父母臥房及各家人更衣貯物室,後面有蓋的露台就是衞生間、盥洗室及觀景台,整層樓總體可用面積是800方呎。
父親希望兒子可以克紹箕裘,選擇入讀商業管理系,將生意做大,兒子卻選擇了中文系!
文/章为群
(責任編輯:李丹)
——本文經《紀元心語》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