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輝:中國人為什麼沒有安全感?

最近一篇關於中國遊客在泰國吃自助餐用盤子鏟蝦的新聞曝紅網路。看到這篇新聞大多數人都在批評在泰國鏟蝦的遊客的自身素質的問題。而我從這種現象看到的是中國人沒有安全感的另一層面問題。

為什麼得出這一結論呢?因為生活環境導致了國人有這麼一種認知或者是生存的本能,比如吃自助餐自己搶慢了,或者搶少了,大蝦就沒有了。

事實上搶的慢了蝦就真的會沒有了。因為在中國由於供給不足,無論坐公車也好,坐火車也好,就筆者自身的經驗就足以證明如果不搶或者少搶必然導致上車沒有坐位,或者根本就上不去車。好多年以前筆者春運回家筆者坐過一次火車,那一次我真的是倒數第二個擠上火車的,在我身後有很多人根本就沒有擠上火車。

再比如排隊買票,往往因為政府壟斷的行為,導致排隊隊伍過長,而且做為老百姓如果規規矩矩就意味著會被插隊。再就是我們的政府並沒有嚴格懲罰插隊者,使得守規矩的人吃虧的現象廣泛存在。即便在當下,醫院因為有票販子,排隊買票的老百姓仍然會被欺負。

其實我說的中國人沒有安全感,可以在各個層面廣泛的存在。比如中國流行的封閉式社區。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建圍牆,這個傳統從春秋戰國就有了(修長城),因為沒有安全感,所以中國人的封閉式社區就大行其道。還有中國的防盜網防盜窗這都是國人見怪不怪的社會現象。為什麼沒有安全感呢?還不是小偷多,只有從建圍牆,加防盜裝置做起。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小偷呢?一方面是治安的問題,這是行政部門沒有效率;另一方面就是民生的問題,社會不公平,導致窮人太多。

還有食品安全的問題,毒奶粉地溝油假牛肉,毒韭菜……個例太多了,總之老百姓吃什麼都沒有多少安全感。

中國人沒有安全感還體現在經濟層面。比如以往的「萬元戶」,這曾經是一個轟動一時的名詞,以當時的購買力「萬元戶」可以說是一輩子不愁吃不愁穿的級別。但中國的貨幣政策並沒有讓人民幣幣值穩定,現在的一萬元僅僅是很多人一個月的工資。因為貨幣超發導致的是銀行存款的被通貨膨脹洗劫,這使得國人即便賺了很多錢也沒有安全感。因為現在的百萬富翁,很可能購買力和以往的「萬元戶」一樣貶值,就像俄羅斯盧布貶值一萬倍。

當然除了把錢存銀行之外,國人還可以把錢投資到資本市場。但中國對資本市場的管理也是很失敗的。比如去年的股災,這可是系統性風險,而系統性風險往往是監管者的責任。好比開車,無論你車技再好,如果遭遇的是橋塌路陷,那也一定避免不了受傷害的。對絕大多數投資者而言,有幾個人會懂得對市場系統風險的規避呢?而中國資本市場因為監管者自身的問題使得股市的系統性風險不定時的不間斷的經常性爆發。而每爆發一次系統性的風險,後果都是天塌地陷的,會給很多家庭造成毀滅性的傷害!

當然老百姓的不安全感,還體現在醫療方面,病人有病了往往要託人找關係,還要給醫生紅包。另一方醫療體制的原因,使得病人在醫院也沒有安全感,有媒體報導「抗生素濫用過度我國每年因此死亡人數達到8萬人」。除此之外過渡醫療也廣泛存在,這導致醫患關係緊張,更導致了醫生本身沒有安全感。

大街上有老人跌到,大多數冷漠對待,根本原因是擔心被碰瓷,現在的社會已經到了連做雷鋒都沒有安全感的地步了。原因無外乎兩個,一個是政府沒有效率,法官不能主持正義;另一個就是貧富差過大導致的刁民過多。

一個讓人有安全感的社會,是社會每一個層面都應該做到盡善盡美的。從社會制度上來看只有民主制度才能讓社會的每一分子都發揮自己的能量。而當下的中國制度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我們的社會制度更是一個專制的制度。首先以公有製為主體的制度必然導致少數人決定大多數人命運的現實。必然導致全國資源向北京、上海、深圳等少數大城市集中的不公平現象,現在一線城市的畸高房價是有目共睹的。

專制制度的結果必然導致政治壟斷(比如黨媒姓黨就是壟斷了話語權)。政治壟斷必然導致經濟壟斷(土地的壟斷,石油、電信等行業的),壟斷就必然導致不公平,沒有公平就必然伴隨著沒有效率。改革開放幾十年,現在最有效率最高最公平的就是沒有壟斷的零售行業(超市);而效率最差,服務最差業務水準最差的往往就是政府部門(比如出生證的辦理,比如運管部門的駕照的申領,比如證監會的新股發行……)。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當下的中國大政府小社會的體制是和西方小政府大社會的發達國家截然不同的。就公平於否而言中國模式是毫無公平可言的。沒有公平的遊戲是不可能持續玩下去的,而中國成功的模式往往會因為房地產泡沫的最終破裂走到盡頭。

——轉自《作者博客》 (有刪節)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