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來到世間,毀壞中華傳統是其犯下無數罪惡中的一個。其中,中共用盜墓、挖墳和辱屍,來展示其瘋狂與邪惡。
「喪葬」傳統源自「敬祖」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中國人在喪葬方面有視死如生的傳統。比如清明掃墓,就是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清明祭祖,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朝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
我們通常說的「陵墓」,或稱「陵園」,古代是指皇帝的墳墓,現在是指王公貴族、現代人物的墓地建築。陵墓中深深滲透著中國傳統禮法的內容,天子死後的埋葬地稱「陵」,諸侯稱「封」,大夫稱「墳」。墳丘的大小、衣襟棺槨、墓葬儀式都是按等級嚴加規定的。過去,人死後要請風水先生(堪輿家)擇卜墓址,如果葬到了風水寶地,可保子孫興旺發達、官運亨通,永世榮耀。如果葬到真龍天子穴,那就預示著家中要出皇帝,中國史書中就有不少此類記載。晉人郭璞著《葬書》稱,「葬者乘生氣也,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風水」。風水與墳墓,一直是連結一塊的。所以,古人最怕祖墳遭挖,犯了風水大忌,即使到現在,許多中國人還相信這一點。
真實「東陵大盜」是中共八路軍
提起清東陵被盜,人們都會想到盜墓賊孫殿英,以為清東陵都是孫殿英所盜。孫殿英盜墓不假,不過孫殿英盜墓是只盜掘了乾隆和慈禧兩座陵墓,而清東陵共有五座皇帝陵墓,太后陵四座、加之嬪妃陵墓共計157座。如今這些陵墓無一倖免,除去被孫殿英盜掘兩座,其餘的所有150多座陵墓都被八路軍盜掘一空。
日本侵略占領東北,隨即在清東陵設立東陵地區管理處。並在此建「日本駐馬蘭峪領事館」為滿洲國和溥儀看守大清國的陵寢。1945年8月15日本投降,守陵墓的日本軍人撤走,偽警察解散,中共乘虛奪取了這裡的政權,當時轄清東陵的八路冀東軍區15軍分區軍隊占領陵寢一帶,他們打著「打倒封建地主頭子皇帝」的旗號,明目張膽地開始盜竊陵寢。1945年9月,中共冀東軍區司令曹致福指使部下15軍分區敵工情報隊長張盡忠、王紹儀、介儒等300多八路軍以鬥爭大地主的名義大規模盜掘清東陵,他們盜掘了所有皇帝皇妃的150多座陵墓。
從1945年底到1946年1月,在將近兩個月時間裏,總計超過千人的盜陵隊伍把清東陵所有陵寢洗劫一空。清東陵被盜後便再也無人管理,盜墓口一直到1952年清東陵成立文物保管所時才堵砌上。由於洞口長期未堵,當地許多百姓都到地宮裡看過。當地流傳說:惠陵地宮裡那位娘娘的屍體一點兒未爛,面目如生。她渾身被扒得一絲不掛,肚子被剖開,腸子流了一地。盛傳這位娘娘是吞金死的,為了取金子,盜墓者把娘娘的腸子從頭到尾擼了一遍。
參與盜陵的人員各有分工。每次盜陵都要在陵寢周邊五華里設置警戒哨,由持槍民兵負責看守。然後由青壯年八路軍負責挖開地宮入口,如果打不開,則直接用炸藥炸開。堅固的地宮構造還是給盜陵者造成了不少麻煩,弄開每一道石門都殊為不易。盜開一座地宮,少則幾天,多則十幾天。據後來案犯供稱,每次盜開地宮,都是張盡忠、王紹義首先進入,然後才是幾個頭目。為了防止盜匪們搶奪、私藏珍寶,地宮內點燃幾十隻松明火把,張盡忠站在高處持槍監視。
盜陵完成後把寶物集中到神廚殿。先由張盡忠、王紹義代表軍分區挑揀,然後按三、六、九等瓜分,他們挖掘景陵地宮,對康熙大帝拖骨暴屍。經過三晝夜,終於結束景陵地宮盜墓,搜出了幾大口袋珍寶。王紹義洋洋得意地說:「我們所挖的幾座陵,就數這景陵的寶物最多,不次於慈禧、乾隆的陵啊!」張盡忠說:「好東西比孫殿英得的還多呀!」
清東陵被盜的消息被公開後,一時輿論嘩然,「中共盜陵」隨即曝光。為此,1946年1月在重慶召開政協會議上蔣介石為此痛斥八路軍代表周恩來,周對此事無言以答。
中共毀壞明長陵
距北京市中心約50公里的昌平區天壽山下,躺著明朝十六位皇帝中的十三人,通稱明十三陵。除了太祖朱元璋葬於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之外,代宗朱祁鈺也沒有葬在皇陵。十三陵以成祖所建的長陵規模最大,嘉靖、萬曆兩帝生前所築的永陵、定陵亦頗可觀;其它多為死後所建,受工期所限較為實簡;亡國之君思宗由檢,則以妃子墓穴改建,非正式皇陵。
1955年,儘管有鄭振鐸、夏鼐等人的反對,時任北京市副市長吳晗聯絡郭沫若、沈雁冰、鄧拓等中共文人,寫了一份《關於發掘明長陵的請示報告》,經毛澤東、周恩來批示,原本打算挖掘明長陵。然而,吳晗又改了主意,沒挖掘明長陵,而是先試掘了定陵——萬曆皇帝朱翊鈞的陵墓,也就是盜墓。隨後,中共對定陵文物進行了瘋狂破壞,許多珍貴文物被毀。
文化大革命爆發後,當時已闢為博物館的定陵,遭到嚴重破壞。明神宗萬曆皇帝及兩名后妃遺骸自北京定陵裡掘出,著龍袍骷髏吊掛於樹上曝屍,然後和皇后骨骸一同焚燬。包括袞服、金冠、鳳冠等稀世之寶在內的大量文物被付之一炬。
中共文革挖墳毀墓辱屍記
作家秦牧曾這樣描述中國的文化大革命:「這真是空前的一場浩劫。多少百萬人連坐困頓,多少百萬人含恨以終,多少家庭分崩離析,多少少年兒童變成了流氓惡棍,多少書籍被付之一炬,多少名勝古蹟橫遭破壞,多少先賢墳墓被挖掉,多少罪惡假革命之名以進行。」據專家們的保守估計,文化大革命中非正常死亡者達773萬人。在這場浩劫中,許多中華歷史上的先賢與優秀兒女的墳墓被挖,屍骨被毀被辱。
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造字者倉頡的墓園被毀,改造成了「烈士陵園」。孔子的墳墓被剷平,挖掘,「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的大碑被砸得粉碎,廟碑被砸碎,孔廟中的泥胎塑像被搗毀。孔子的七十六代孫令貽的墳墓被掘開。
西藏扎什倫布寺的佛塔中存放的五世至九世班禪的遺骨被紅衛兵挖出肢解拋棄。
安徽和縣烏江畔項羽的霸王廟、虞姬廟和虞姬墓,香火延續兩千年至今日,「橫掃」之後,廟、墓皆被砸成一片廢墟。文革後去霸王廟的憑弔者,見到的只是半埋在二里半露在地上的石獅子。
書聖王羲之的陵墓及占地二十畝的金庭觀幾乎全部平毀,只剩下右軍祠前幾株千年古柏;合肥人代代保護、年年祭掃的「包青天」墓,也毀於一旦;阿拉騰甘得利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園被砸。
在岳飛的故鄉河南湯陰縣,革命小將把岳飛等人的塑像、銅像以及秦檜等奸黨的鐵跪像,連同歷代傳下的碑刻橫掃殆盡。而在杭州,革命青年們砸了岳廟,連岳飛的墳也挖了,岳武穆被銼骨揚灰。
海瑞去世後,萬曆賜御葬,選址海口濱涯村,清代和民國均有維護續建工程,1949年後曾做部隊駐地,牌坊祭碑遭損壞。1966年,紅衛兵破四舊,將墓碑和其它碑石扳倒,墳墓挖開,抬走海瑞遺骸,幾日後給遺骨戴上高帽子,在海口市遊街示眾後焚燬。1969年公社砸石頭支援建設,石桌燭台等全被砸毀,墓園成養豬場。
《聊齋》作者蒲松齡之墓文革時被毀,紅衛兵在其墓前先揮舞紅寶書,祝「毛主席萬歲、林副主席永遠健康」,背誦「你不打他就不倒」等語錄,然後掘墳,向死去的「老封建」衝鋒。結果發現墓內除屍骨外,只有幾樣簡單陪葬品,無物可毀。另外,蒲家莊代代相傳的蒲松齡手稿字畫,均被清剿燒燬。
湖北江陵名相張居正的墓被紅衛兵砸毀、焚骨;北京城內的袁崇煥墳被夷成平地;黎平故里安葬的是明末名臣何騰蛟,他的祠堂中的佛像被掃了個一乾二淨,而且把黎平人最引以為榮的何騰蛟墓被挖。
張之洞,中國重工業奠基人,他創辦了中國第一個高等師範學堂和中國第一個幼兒園。他將武漢打造成中國重工業基地,創建了中國首家系統完備的軍工廠,讓「漢陽造」聞名天下。他位列晚清四大名臣,一生清廉,喪葬費由親朋和門生籌措。1966年,紅衛兵掘了他的墓,讓他曝屍荒野,被孩子們踢著玩。關於張之洞被掘墓,還另有一說:紅衛兵將張氏夫婦的屍體吊在樹上。後人不敢收屍,任屍體吊在樹上月餘,結果被狗吃掉。但主流說法還是曝屍荒野多日,被好心人草草掩埋,然後於2007年被發現,重新安葬。
武訓,千古義丐,享譽中外的清代教育家。一生不娶妻、不置家,用當年乞討的積蓄興辦義學。他被收入《世界教育辭典》,稱為「無聲教育家」、「平民教育家」。一個乞丐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修建起三處義學,購置學田三百餘畝,積累辦學資金達萬貫之多,這是世界教育史上絕無僅有的事情,結果後來他成了「為整個地主階級和反動政府服務的大流氓、大債主和大地主」。1951年,《武訓傳》因政治原因遭遇批判,後在文革中,紅衛兵在老師帶領下砸開他的墓,掘出其遺骨,抬去遊街,當眾批判後焚燒成灰。
李鴻章,晚清名臣,他主持的洋務派創辦了中國第一條鐵路、第一座鋼鐵廠、第一所近代化軍校、第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等,他強調在外交中「以夷制夷」,為被動挨打的清王朝殫精竭慮。美國總統格蘭特稱其為當時世界四大偉人之首。李鴻章一生共簽下30多個條約,大多為不平等條約。他的每一次出場都在國家存亡危急之時,大清國要他承擔的都是「人情所最難堪」之事。日本首相伊籐博文視其為大清中唯一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梁啟超則說「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唐德剛認為其「內悅昏君,外御列強」,是自有近代外交以來,中國出了「兩個半」外交家的其中一個。大躍進時期,他的墳被刨,屍體被掛在拖拉機後遊街,直至屍骨無存。
左宗棠,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時人稱「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後沙俄侵占伊犁,已63歲的他主動請纓出戰,攜棺材西征,擊退侵略者。其墓十分偏僻,破四舊時逃過一劫,但70年代初為修一條帶過溪涵洞小路,當地公社幹部將牌坊墓碑炸掉取石修洞,並掘墳,左公曝屍荒野,幸得一村民偷偷收斂。
張佩綸,張愛玲的祖父,李鴻章的女婿。他曾與張之洞並稱二張,是晚清清流領袖。他死後安葬於故鄉大齊坨黑山溝,「文革」初期,紅衛兵挖開其夫婦的陵墓,他們的遺體還沒腐爛。紅衛兵用鐵鍬和鏟子將他們的遺體搗爛,屍骨無存。張愛玲離開大陸,實在是最明智的選擇。與她齊名的蘇青,文革中屢遭迫害,潦倒不堪,吐血而死。
康有為,晚年迷戀青島,不但於此定居,死後也葬於青島。1966年,舉國「破四舊」,康有為墓慘遭破壞,被某校紅衛兵挖開,其頭骨被紅衛兵綁在棍子上,抬著遊街示眾,其骨頭則被當場揚了一地,再難找回。保住康有為頭顱的人名叫王集欽,當時,他冒著被打成保皇派孝子賢孫的危險,他提出將頭骨收到博物館內,作為「造反有理」的實物進行展覽,得到紅衛兵的許可。展覽結束後,他趁亂將康有為的顱骨及遺物收到一個木箱中,並於文革後上繳給文物管理委員會。
黎元洪,兩次出任大總統、三次出任副總統。他首倡「軍民分治」,開創黨政分開、軍政分開的先河。他率先實行「省長制」、並提出「廢督裁兵」等依法治國主張。他反對袁世凱稱帝,大度起用政敵段祺瑞鎮壓張勳復辟。他還是近代工業與對外開放的實踐者。但他長期被歪曲,當年,革命黨人能將大批知識分子、青年學生輸入湖北新軍,與黎的開明不無關係。他對軍中的革命黨人也一直採取懷柔政策,多次進行保護,甚至保釋造反者。新軍中有不少士兵剪去髮辮,他也不責怪。至於「床下都督」一說,已經證偽。文革中被掘墓,屍骨無存。
周自齊,清華大學的奠基人,曾歷任中國銀行總裁、交通總長、陸軍總長、財政總長、農商總長等職。1922年任北洋政府國務總理,代行過大總統職務11天。他也是中國電影工業的奠基人之一,退出政界後籌辦孔雀電影製片公司,並邀請中國第一部電影年鑑的主編程樹仁擔任譯制工作,譯制了《蓮花女》,這是外國影片配中文字幕的開端。在清華學堂的籌建過程中,從選址、建校到聘任教員,周自齊都一手操辦,清華園就是他所選。另外,他親自主持選拔工作,前後選派三批留美學生,其中包括梅貽琦、金邦正、張子高、秉志、趙元任、竺可楨、胡適等。他的墓在文革中被掘開。其後人周傳基先生說,周自齊的夫人在文革中被紅衛兵用菜刀砍頭。
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安葬百餘名航空烈士,並有英烈碑鐫刻抗戰時犧牲的航空烈士英名及生平,包括中國870人,蘇聯236人,美國2197人。該公墓由國民政府建立,曾遭日軍破壞,抗戰後整修。文革時遭毀滅打擊,紅衛兵屢次打砸燒,挖墳掘墓挫骨揚灰,最後只餘被鏟掉題字的石牌坊(題字者是蔣介石),文革後重建。
1912年,彭家珍刺殺良弼,當場犧牲,良弼隨後不治,宗社黨作鳥獸散。南京臨時政府於1912年2月為他及同樣為革命犧牲的楊禹昌、黃芝萌、張先培等四烈士在北京西郊農事試驗場營建墓地。正中立約8米的紀念碑,碑上刻「彭楊黃張四烈士墓」,四烈士安葬於四面石塚下,墓前均有碑文,文革期間被砸毀,夷為平地。
湖南「忠烈祠」,國民政府在大陸建的惟一一座全國性紀念抗戰烈士的祠堂。有碑記錄生平,他們死的時候,都好年輕。匾額是蔣介石手書,僥倖在文革時被農民拿去切豬食,逃過死劫。所有石碑被紅衛小將鏟扁磨平。烈士遺骨,被挖出曝曬。
周迅典,留美飛行班學員,1944年到1945年間,他參加對日空戰71次,擊落日機2架,炸毀地面日機40架,被授予各類勳章13枚,其中包括以羅斯福總統的名義頒發的「優異飛行十字勳章」。文革中,他被活活打死,然後被悄悄埋在田里,因為埋得太淺,屍體被狗拖了出來,他的家人才得知噩耗。
浙江奉化縣溪口鎮蔣氏舊居,中華民國前總統蔣中正生母的墓被上海的大學生領導的寧波中學生掘開,其遺骸和墓碑都被丟進了樹林;南漳縣為抗日名將張自忠建造的張公祠、張氏衣冠塚和三個紀念亭均被破壞。
王銘章,抗日名將,1938年滕縣保衛戰中,他率軍死守,日軍料不到在此碰上硬釘子,調集精銳猛攻,滕縣變為廢墟。他拍出最後電文「決心死拼以報國家」,破城後率殘部巷戰,壯烈殉國。滕縣之戰為國軍集結贏得時間,為台兒莊大捷創造了有利條件。將軍墓園位於成都,文革中被毀,1984年追認為烈士,重建墓地李宗仁評價:「若無滕縣之苦守,焉有台兒莊大捷?台兒莊之戰果,實滕縣先烈所造成也!」
結語
以上只是在中共破壞中華傳統、盜墓挖墳毀墓辱屍的冰山一角,不知道還有多少的慘劇和罪惡沒有被記錄下來,我們今天重提這段歷史,就是為了人們記住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和中華兒女所犯下的罪惡,以及共產黨與對中華傳統的摧毀。中共不滅,何以為家?
──轉自《大紀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李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