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失落桃花源 中國農村新年引關注

【新唐人2016年02月18日訊】每年傳統新年前後,大量民工的返鄉潮,討薪,都會讓平時淡忘了農村問題的中國社會,重新意識到農村的困境。今年也是一樣,我們帶您一起關注這些問題。

當農民工討薪在大陸媒體消聲,返鄉難被央視包裝成溫情故事的時候,中國農村的現實用另一種方式引起了社會的關注。

首先是廣東金融學院財經傳媒系教授黃燈撰寫的《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在網路上引起廣泛熱議和轉載。她記述在湖北孝感孝昌縣的丈夫老家遭遇的殘酷現實:「可以說,中國無數的財富、希望,沒有多少途徑流向他們,但社會不良的觸角,諸如政府拖欠工程款、信仰危機所導致的價值觀混亂、基層執行計劃生育的粗暴和失責,卻總是要伸向這個普通的農家。」

不久,一名上海姑娘因一頓農村年夜飯與江西男友分手,又在新年期間傳遍微信朋友圈,「金錢與愛情」,「城鄉貧富懸殊」成為全國性話題,甚至引發黨媒評論。

之後人們不時看到「農村彩禮動輒數十萬,大齡男性結不起婚」等報導。在大陸快速的城鎮化進程中衰敗的農村引發討論不止。

前陝西電視臺記者馬曉明:「表面上似乎中共政權一直在說,保護農民的利益,向農民向農村向農業傾斜等等,說了這麼些話,但實際做起來,農村農民他還是處於最弱勢的群體。再加上現在層層的普遍的侵吞、貪污、剋扣、腐敗,看起來給農村許許多多的優惠政策,執行起來具體落實到農民身上,就少的非常可憐了。」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教授王江松認為,在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伴隨傳統農村的衰退,可以說是大致的規律,但這不成為今天中國農村問題的藉口。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教授王江松:「現在農村包括相當多的自殺現象,包括幾千萬的留守兒童,包括一些農民工把錢拿回去造房子,造了房子幹嘛?放在那兒沒人住。這都是資源的嚴重的浪費。這都是由於現行的城鄉分隔的戶籍制度所造成的。也就是說中國現在這種農村衰退是太嚴重了。政府跟社會該做的事情沒有做,不該做的事情又做了。」

不僅沒有在加速的城市化中分到應有的蛋糕,農村傳統的倫理價值觀也在城鄉貧富懸殊的衝擊下風雨飄搖。

新年後,大陸《財經》雜誌刊登文章:「一個病情加重的東北村莊」,作者高勝科哀嘆他的「田園故鄉不止是在生病,而是有關於忠孝道義的一切倫理氣息徹底死去了」。

這個聞名全國的東北「長壽之鄉」,老人們實際上老無所養,兒女們不理會老人,有的甚至促成老人迅速死亡。另一方面,村風禮樂崩壞,攀比成為村人的生活必需品,勤善禮孝的祖訓宗規已然蕩然無存。

王江松:「傳統文化是有制度配套的。比如說有家族制度,鄉紳治理,農民互助互濟的傳統啊,包括民間自己有一些解決問題的資源。過去是皇權不下鄉的,村民可以自治。現在不行了,現在在國家所有制,他也沒有社會空間,包括土地不是你能夠私有的,所以很多自我救濟的手段沒有了。而政府在拿走他們權利的同時又不對他們盡責任。所以他們就處於不能自救的狀況 。」

近年來被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傳統農村的鄉紳統治,使得農村結構和秩序較為穩定,同時自我恢復能力較強。但鄉紳統治在中共的土改運動中,和持續了幾千年的土地私有制一同被摧毀。

如今土地成為中共地方政府拉動GDP的資本,失地農民維權受到鎮壓,而從上至下一直建到村支部的黨組織,正在反腐中自顧不暇,中國農村何時能恢復到理想的桃花源?還是一個未知數。

採訪/陳漢 編輯/尚燕 後製/舒燦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