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2月15日訊】君臣應當各盡其責,道理雖然簡單,但不一定誰都能夠做到。由於捨不下的名利和拋不開的物慾,即使有歷史的教訓但還是有人不斷地犯錯,重蹈覆轍。據史書記載,宋朝,薛居正生性孝順、寬容、儉樸,不喜細察苛求。他自參政十八年,直至升為宰相,皇帝的恩遇始終沒有廢弛。因為他能守道,故能享受福澤。
這個故事說的是宋太祖對薛居正的忠誠正直,與歷史上那些爭名奪利的小人對比,而發出的一段感慨。
有一天,宋太祖對薛居正說:「自古以來當國君的很少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做朝廷大臣的,大多沒有遠大見識和謀略,雖然位居顯要,卻不能留名於後世。而一旦做了不仁不義之事,他的子孫還要受株連,遭災禍,這都是君臣不能各自儘自己的職責造成的。以前唐太宗收到臣下的諫疏,就直截了當地指責過錯,他不認為這是恥辱。依我看,還不如不做那些錯事,使臣下沒辦法提出不同意見。我還看到,古代做大臣的大多沒有善終,能善終保全晚節而享受榮華富貴的,都是忠誠正直的人。」
正符合太祖所言,薛居正是個忠誠正直的人。這也驗證了一個道理,就是人唯有守正道,才符合宇宙之理,才能順天意而生。(出自《宋史・卷二百六十四・列傳第二十三》)
(新唐人記者又容綜合報導)
◇【新唐人】編輯整理作品,歡迎轉載。請註明文章來源及地址,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本文網址: https://www.ntdtv.com/b5/2016/02/16/a1252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