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可不是「情」的節日

【新唐人2016年02月14日訊】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情人節,雖然這是西方的節日,但現在可以說全球有情人都在慶祝,人們都知道這個節日和鮮花、巧克力分不開,那麽情人節是怎麽來的,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節日呢?而今年的情人節也是正月初七,中國傳統的「人日」,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了。

Valentine’s day是情人節在英語裏的叫法。從字面上來看,這裡面隱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

大約在西元三世紀的羅馬,暴君Claudius當政。當時,羅馬內外戰爭頻仍,民不聊生。為了補足兵員,將戰爭進行到底,Claudius下令,凡是一定年齡範圍內的男子,都必須進入羅馬軍隊,以生命為國家效勞。自此,丈夫離開妻子,少年離開戀人。於是整個羅馬便被籠罩在綿長的相思中。對此,暴君大為惱火。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竟然下令禁止國人舉行結婚典禮,甚至要求已經結婚的毀掉婚約。

然而,暴政禁止不了愛情。就在暴君的國都裏,居住著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就是Valentine,他不忍看到一對對伴侶就這樣生離死別,於是為前來請求幫助的情侶秘密地主持上帝的結婚典禮。一時間,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在整個國度傳開,更多的情侶秘密地趕來請求修士的幫助。

但是,事情很快還是被暴君知曉了,於是他再一次顯示了殘暴面目——將修士打進大牢,最終折磨致死。修士死的那一天是2月14日,西元270年的2月14日。

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敢於與暴君鬥爭的人,漸漸地使得2月14日成為一個節日。很多世紀過去了,人們再也記不得Claudius的大名,再也記不得他的權杖與寶劍,但依然會紀念Valentine修士,因為那個日子是Valentine’sday,是情人節。

情人節紀念的不是「情」而是「契約」

當然情人節來源的版本有好多個,最著名的就是上面Valentine的故事了,從這個故事中,看得出那時候的人對結婚的儀式和在神面前的誓約看得是比性命還要寶貴,在教士的主持下,神的面前許下諾言,那才能叫結婚了,也是愛情的見證。

所以,這婚約看上去就是一張紙,但在古羅馬時期是無比珍貴的。

中國古代有名情侶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司馬相如以一曲《鳳求凰》暗示愛意,開啟了二人的浪漫故事。卓文君不顧家人反對,寧可拋棄了榮華富貴,斷絕和家人往來,而和司馬相如去為生活奔波勞苦。得勢後的司馬相如曾經有意娶茂陵女子為妾,卓文君以一首《白頭吟》打動司馬相如,於是沒有再續。兩人相依終老,所以夫妻之初在於「情」,白頭終老在於「恩」。

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白話譯文

愛情應該像山上的雪一般純潔,像雲間月亮一樣光明。聽說你懷有二心,所以來與你決裂。今日猶如最後的聚會,明日便將分手溝頭。我緩緩的移動腳步沿溝走去,過去的生活宛如溝水東流,一去不返。當初我毅然離家隨君遠去,就不像一般女孩凄凄啼哭。滿以為嫁了一個情意專心的稱心郎,可以相愛到老永遠幸福了。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釣竿那樣輕細柔長,魚兒那樣活波可愛。男子應當以情意為重,失去了真誠的愛情是任何錢財珍寶都無法補償的。

情人節遇上「人日」 中國傳統文化被遺忘

今天是西方的情人節,也是正月初七,中國傳統的「人日」,魏晉南北朝以後,「人日」成為非常重要的節日之一。但是現今很多傳統年俗都被遺忘,「人日」現今在中國大陸已經消亡,卻在日本流行。

人日,又稱「人辰」、「人勝節」、「人口日」、「人七日」等。漢朝的時候,人日融入年俗,正式定為正月初七,成為新年占卜的一部份。《占書》中記載,「一日雞、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馬、七日人」。也就是說初七為占人日。

在民間傳說中,女媧被看成是創世神和始祖神,是一位神通廣大的女神,能化生萬物,搏土造人和鍊石補天。女媧在造人之前,於正月初一造出雞,初二造出狗,初三造羊,初四造豬,初五造牛,初六又造出馬,到了初七這一天,女媧用黃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模樣,造出了一個個小人來。就這樣,大地上很快布滿了人類的蹤跡。

為了人類的繁衍不息,女媧創建了婚姻制度,使人類依靠自己的力量傳宗接代,繁衍下去。因此成為中國第一個媒人,被後世遵奉為媒神之祖,也就是婚姻之神。那些結了婚而沒有兒女的,也紛紛向女媧求子,於是這位媒神又兼作了送子娘娘。後來女媧補天,拯救人類免於滅頂之災,成為人類的保護神。

(新唐人記者王蘭綜合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