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洲揭祕金門戰役 中共全軍覆沒慘敗原因難以置信

【新唐人2016年01月30日訊】(新唐人記者李明綜合報導)金門戰役是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國民黨軍隊固守臺灣島的一場最關鍵的戰役。在這場戰役中,進攻大金門的中共軍隊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9000官兵全軍覆沒。現任中共國防大學政治委員的劉亞洲上將在其撰寫的《金門戰役檢討》一文裏,分析了當年共軍金門慘敗的原因,認為最致命的是中共軍隊指揮將領與參戰士兵的驕傲輕敵。

金門是台灣的橋頭堡,歷史上鄭成功、施琅攻取台灣,都以金、廈爲出發地。金門在國民黨手中,進可封鎖內陸,退可屏障台灣。金門若在中共手中,台灣海峽的交通線便面臨極大威脅。

據胡平《金門戰役的背後》一文介紹,當時金門守軍本爲李良榮的二十二兵團,該兵團既非嫡系,又是累敗之師,裝備很差,編制也不齊,爲着軍餉,號稱一個兵團,實則僅弱旅兩萬。於是,1949年8月二十二兵團進駐金門後,李良榮急電正在高雄訓兵的國民黨陸軍訓練總司令孫立人,請派新軍增援。孫立人即命二一師直屬隊和六一、六二團約7,000人船運金門,配屬二十五軍。

據公開的資訊,1949年8月17日,共軍第十兵團攻佔了福州。9月10日主力南下,環伺金門、廈門。另有共軍的七個軍攻占浙江,指向舟山。於是,9月中旬,國民黨東南軍政公署軍政長官陳誠,派東南軍政副長官羅卓英兩度親往汕頭,請國民黨中能征善戰的胡璉帶領第十二兵團接替第二十二兵團防守金門。

在大嶝群島失守後,國軍為固守金門,10月10日及10月14日陸續將潮汕地區之第十二兵團所率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的兩個師(第11師、第118師)和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軍都調至金門。至10月24日這天,金門國軍總兵力已增至4萬餘人。

10月24日,已悄然抵達金門的胡璉故意向蔣介石發出一封電報,佯裝其率領的十二兵團還在海上,並以風浪太大為由請求撤回台灣。這份電報被中共軍方截獲後,正在謀劃部署進攻金門戰事的三野第十兵團司令葉飛中計,誤以為攻擊金門的最佳時機已到,於是當晚下達了渡海進攻大金門的命令。

劉亞洲在撰寫的《金門戰役檢討》一文引述一位老前輩講述,當時連連獲勝的葉飛正意氣風發,他在老虎洞宴請廈門地方領導時,用筷子指菜盤道:「金門就是這盤中的一塊肉,想什麼時候夾,就什麼時候夾,跑不了。」在1949年10月泉州召開的兵團作戰會議上,他更自信滿滿地說了四個字:「此役必勝!」 說畢大笑,豪氣溢於言表。

嚴重輕敵的葉飛選擇二十八軍攻打金門,劉亞洲認為,這是葉飛犯的一個「不可挽回的錯誤」。

劉亞洲在《金門戰役檢討》一文裏寫道:「理由一,在十兵團中,二十八軍善守不善攻,甚少攻堅任務,多是打阻擊戰;理由二,二十八軍軍長朱紹清在上海治病,政委陳美藻治理福州,參謀長也不在位,軍中只有副軍長蕭鋒一人,既當爹又當娘。做此決定仍然是出於葉飛的輕敵。」

這場被國民黨戰史稱爲「古寧頭大捷」的戰役歷時三晝夜,共軍9000官兵全軍覆沒,無一返回,亡者三千餘人,傷殘、被俘者七千多人。國民黨軍傷亡三千多人。

1952年,被俘的三千多中共軍人被分批遣返大陸,這些軍人回到大陸後一律被中共開除黨籍、軍籍,遣返老家種地。一部份人被定性爲叛徒而遭判刑。

1953年,胡璉下令在金門最高的太武山建「國民革命軍公墓」,以安葬三年來在金門因公或遇難逝去的國民黨官兵。其後,又在林厝村建有將軍祠一座,祠後一個大坑內集中收有島上當年匆匆處理的共軍陣亡官兵的幾千具屍骸。

相關視頻:【环球直击】古宁头战役65年 战地金门烟硝不再

責任編輯:趙雲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