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變?習近平青睞的學者剖析習改革思路

【新唐人2015年12月08日訊】(新唐人記者李慧心報導)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近來頻頻在媒體上解讀中國政治。作為習近平書單上的政治哲學家,鄭永年還被傳與習近平多次會面。近日,他接受《金融時報》專訪,談及中國的改革。他觀察到,十八大以來,中國在政策層面發生很大變化,但體制沒有變。他認為,習近平中央的改革思路是,先引入政策層面的變化,最後再引發體制上的變化。

發展到今天,海內外諸多政治家都注意到,中國正處於一個歷史性的變革時代,要變天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新加坡政治學者,華裔作家鄭永年頻頻為中國改革與轉型建言獻策,他的觀點也被北京高層所關注。

12月7日,《金融時報》中文網公共政策主編劉波刊發了對鄭永年的專訪。

習近平十八大以來掀起的反腐敗運動,被認為是最大的變化。鄭永年表示,這次反腐敗和以前歷次反腐敗不同的是,這次帶有政治任務——反寡頭政治,「中國官方對此叫『團團伙伙』,即黨內的『非黨組織』,鄭永年指出,「周永康的系統,令計劃的『秘書幫』等,都是從中央到地方、橫跨幾個部的複雜集團。軍方也有類似的情況」,所以,反政治寡頭需要政治的方法,反腐肯定是政治性的。

對部分關注中國時局人士持有的觀點——習近平集權,鄭永年反問道:「利益集團、寡頭政治,沒有權力能反嗎?頂層設計能推動嗎?」所以,他認為,集權是需要的,也並不僅是為了推動改革。

十八大以來,中國政治、社會形勢出現較大變化,鄭永年認為,出現體制的變化是很難的,他觀察,習近平的計劃是要一步一步來。

「十八大之後,憲法上沒有變化,但是政策、制度兩方面都變了很多。」鄭永年說。「首先是引入政策層面的變化,目標是最後引發體制上的變化,以後再上升到法律和憲法方面的變化,但是要一步一步來。」

鄭永年舉例,最近習近平主導下的軍隊改革,就是「先是政策方面的變化,最後是形成新的軍事體制。此外,經濟、行政體制、社會、反腐等層面都是這樣的,先引入一些政策變化,最終的目標是體制變化。」

軍改具體方案出台後,當時有輿論分析,習近平很明顯是借鑒了美國的軍隊管理體制,並猜測,這或許是習近平走的第一步。因為即使借鑒了西方民主國家的軍隊建制,但沒有配套的民主體制變革,在中共體制的制肘下,軍改的最終成效也會差強人意,甚至會淪為「四不像」。

目前,中共的解體已經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習近平和王岐山也不止一次公開承認,共產黨面臨重大危機。中國要怎麼變?習近平軍改的下一步,是否會如鄭永年所說的,涉及體制上的變化,外界在觀察之中。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