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恐襲挑起對立 全球反恐決心凝聚

【新唐人2015年11月22日訊】新聞週刊(502)巴黎恐怖攻擊才剛屆滿一週,法國昔日在非洲的殖民地馬利就發生首都五星級飯店遭槍手闖入挾持人質的事件,反恐再成國際焦點。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決議,呼籲所有成員國協調行動,防止「伊斯蘭國」組織和其他極端組織在巴黎襲擊案後發動進一步的襲擊。

11月19號,法國檢方確認上週五巴黎恐怖攻擊的嫌疑主謀阿巴伍德,在攻堅行動中被擊斃。

法國警方根據情報,鎖定阿巴伍德藏身的巴黎北郊聖丹尼一處大樓內。18號深夜,在7個多小時的攻堅過程中,雙方發生激烈槍戰,並多次互相丟擲手榴彈,大樓被炸的滿目瘡痍。

法國警方在現場發現兩名死者,其中一名是阿巴伍德的表妹哈斯娜(Hasna Aitboulahcen),另一名滿身彈孔、面目全非的屍體,事後法國檢方比對DNA確認是阿巴伍德本人。

據了解,有七名嫌犯在這場突襲中身亡,但還有第八名兇嫌阿布岱斯蘭(Salah Abdeslam)在逃。

11月13號星期五,巴黎發生恐怖攻擊,造成129人死亡,350多人受傷,消息一出,震撼全球。法國政府宣佈實施緊急狀態法,並宣佈伊斯蘭國發動的襲擊屬於戰爭行為。

事件發生後,世界各國也紛紛聲援法國,許多知名的地標,也點亮了像徵法國國旗的「紅白藍」燈光,表達與法國站在一起,反對恐怖暴力的決心。

據了解,法國穆斯林人口有470萬人,是西歐國家中佔比最高的。而巴黎今年發生的三起恐怖攻擊事件,包括查理週刊槍擊案、法國列車恐襲案,以及這一次巴黎市中心的恐怖攻擊,都與穆斯林有關。

這次巴黎恐襲事件主謀阿巴伍德,被認為與過去幾年在歐洲發生的多起恐怖襲擊有關。

法國內政部長卡澤納夫:「看上去阿巴伍德在這些恐襲事件中,扮演著決定作用的角色。」

面對一連串的恐怖攻擊事件,法國民眾不禁要問,為何又是我們?

聖但尼市民Khadija Ouassi:「恐怖份子要殺多少人啊?這真是太恐怖,太嚴重了。我一直在哭,太震驚了。」

對此,英國《每日電訊報》分析,法國分化的社會以及對穆斯林等移民極不友善的極右派政黨,使族群關係更為緊張。加上國內非法槍枝取得與流通的問題不斷,還有法國在全球各地派兵打擊聖戰士等等,都是造成極端組織一直鎖定法國的原因。

《每日電訊報》還指出,法國監獄裡估計有70%的受刑人是穆斯林,而在這些攻擊事件的槍手中,很多都是在獄中接收激進思想洗禮。

另一方面,歐洲方面對於人道主義的立場讓恐怖組織有機可乘;加上社交網絡所帶來的全球化信息流動與傳播方式,通過洗腦和網絡聯繫增強了恐怖組織的招募能力。

法國總理瓦爾斯提醒全國民眾,伊斯蘭國還有可能會發動化學攻擊。他強調,伊斯蘭國的手段極端、多變,必須謹慎防範各種可能的恐襲攻擊。

法國總理瓦爾斯:「我非常謹慎的說,我們不能排除任何一種可能。但我們知道,也要謹記,我們可能面臨生物和化學武器的危險。」

美國情報官員也向美聯社證實,伊斯蘭國確實正在積極研發化學武器,並且找到了伊拉克、敘利亞等地的化學專家進行協助。

在總統奥朗德的請求下,法國國會也投票通過,將國家緊急狀態延長三個月,讓政府可以更有效的採取行動,制止恐怖分子再次發動襲擊。

雖然恐襲案的發生,讓巴黎香榭麗舍大街取消了聖誕彩燈的點燈儀式,不過繽紛的聖誕彩燈依然亮起,表達法國民眾不向恐怖低頭的信念。

路人CINDY MATHE:「你不能停止生活。所以如果要面對所發生的壞事,你必須堅持生活方式。我能理解,但你必須繼續前進。」

路人ANAIS ZUCCHIATTI:「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會有點緊張,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或可能發生的事。」

澳洲穆斯林主持人Waleed Aly:「(ISIS)他們想要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一場穆斯林與所有人的全球戰爭,他們想要創造的就是這個,他們想要法國還有澳洲這裡的社會人們互相對立。」

目前法國仍然處於高度警戒狀態,為了防範伊斯蘭基本教派分子發動新攻擊,法國總理瓦爾斯(Manuel Valls)宣佈,今後3年將投注超過7億美元在「打擊恐怖主義」。

反恐最大的挑戰,是在有效反恐與保障公民權利、信仰和言論自由之間的平衡。

未來如何遏止這股恐怖勢力的擴張,各國除了提高安全戰略措施,也要思考重建傳統的道德價值。

澳洲穆斯林主持人Waleed Aly:「我拒絕被操縱,我們需要團結在一起,我知道這聽起來很老套,但是這也同時是真的,因為這也是ISIS所不願見到的。」

編輯:黃千容
剪輯:黃千容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