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11月21日訊】中共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11月17號聯合發佈文件,就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轉型為應用技術大學,提出指導意見和具體部署。業內專家認為這次結構調整,是為了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也是對前中共教育部長陳至立推行的「高校擴招」政策的否定。
《財新網》19號援引業內專家分析說,此次高校體系結構調整,意在解決中國人才供給與勞動力市場需求的錯位問題。大學生就業難和高端製造業招工難的「兩難」問題,已成為中國勞動力市場常態,專家認為,造成這種現狀的「制度性根源來自現有的高校教育結構體系」。高等教育改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不少教育界人士指出,中國教育存在的諸多問題,都是「高校擴招」和「教育產業化」所致,前教育部部長陳至立難脫其責。
原首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李元華:「陳至立是97年當教委副主任,從98年到03年當教育部長,陳至立是江澤民給調過來的,是江澤民的人,89六四的時候,她是上海的宣傳部長,那個時候她就以整人著稱,她到了中央教育部之後,推行了兩個禍國殃民的政策,一個是教育產業化,一個是高校的擴招。」
官方數據顯示,99年之前,高校擴招年增長率只有8.5%,但陳至立主管教育部第二年,高校擴招增長速度達到了史無前例的47.7%,並且此後每年都保持兩位數的擴招比率。教育學家指出,這種泡沫式擴招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等惡果持續至今。
李元華:「高校的盲目擴招當時是遠遠超過了社會的需求,使得許多家長負債,送了孩子上大學,大學畢業就變成失業,當時大學失業率有六成到九成。」
專家學者總結,高校盲目擴招,還導致因師資力量和基礎設施不足造成的教育質量下滑,以及因降低分數線和濫發大學文憑,造成的學生素質降低、學風渙散墮落。
南京某高職院校副教授李曼旋:「一個是擴招以後,學生那個分數線降低啊,生源的質量就不好,一個是學習成績比較差,還一個學習能力也不行,就是整個的素質都不行。不像以前的大學生含金量那麼高。我們也希望嚴格要求,補考啊、補考啊,最後還是要他通過的。」
《財新網》文章指出,99年大學開始擴招後,許多技術類學院升級為綜合性大學。而新建的本科高校,大多轉為辦學成本較低的應用性文科學校,卻無法解決技術人才短缺問題。這次推行的高校轉型就是針對此類高校。
李元華:「這個過程當中,它的教育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說原來綜合性院校只佔7%,那麼它在擴招了以後,很多學校為使自己的大學變成那種『大而全』的,所以就是合併哪、擴招啊,都變成綜合大學,學校精力在於編一些很好聽的專業把學生吸引過來,但實際上這個大學在發展的過程中,並沒有考慮到學生畢業以後如何。就等於把教育像一種產品一樣包裝,而不是針對社會的需求。」
此外,原首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李元華指出,陳至立利用了中國人重視教育的傳統,推行的「教育產業化」政策,將教育變成了商品,使得巨額學費、教育腐敗、學術造假氾濫,直接導致大量學生因負擔不起而輟學、學校功能變異、學術精神淪喪。
《新紀元週刊》披露,陳至立在擔任教育部長期間,曾被80多所大學的1200多名教授聯名彈劾﹔清華、北大等幾十所大學校長多次強烈要求陳至立下臺,但是在江澤民的保護下,陳至立卸任教育部長後,反被提拔為國務委員,統管全國及全軍的教育。
採訪編輯/張天宇 後製/葛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