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山金融反腐指向誰?學者:要動3種人

【新唐人2015年11月17日訊】(新唐人記者李楠綜合報導)王岐山發動此次金融反腐,動用了大量資源和人員,覆蓋了金融系統幾乎所有重要的核心部門。面對這樣的大動作,外界一直猜測金融反腐的目標到底指向誰?有大陸經濟學家近日發表評論文章稱,王岐山金融反腐要動的有三種人。

11月15日,大陸官媒中新網發表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的文章稱,當局今次金融反腐,動員資源之多,牽涉人員之多,實難想像。這樣的大動作,到底想要做什麼?到底想要做掉誰?到底還要做多久?文章稱,王岐山金融反腐要動以下三種人。

一、把公共權力當做私有資本。文章例舉剛落馬的證監會副主席姚剛稱,姚剛曾掌控A股市場IPO發審大權13年,一度被業內戲稱「發審皇帝」。2014年12月1日,證監會的李量被調查,他於2009年就任證監會創業板發行監管部副主任,此前在發行監管部任職,頂頭上司就是姚剛。

事實上,IPO前,企業進行財務報表的粉飾恐怕已成常態,之後,假造銷售數據,轉移企業利潤,企業信息的公開程度遠低於要求,才會導致「優質」身份上市,卻業務直轉急下,收益江河日下。粉飾財務報表、虛假披露等乃是企業逐利動機下的違法違規行為,但和監管不力密切相關。尤其是,如果這種情況的出現已非個案,證明監管失職,遑論監管層故意放縱,換取私利。

二、把公共資本變成權貴資本。有一種極其特殊的人物,是「白手套」。比如有些基金,其盈利能力令人嘆為觀止。上海澤熙投資公司總經理、澤熙資本實際控制人徐翔,資產增值一日千里,三年間總管理規模超過70億元。旗下的五隻管理型產品曾經同時實現20%以上正收益,同時排前十名。

文章稱,老虎的裙帶通過政策制定、審核權和政策信息的預先披露,進行內幕、關聯交易,甚至「霸王硬上弓」,進行壟斷性收購。在金融系統中,由於金融的高收益及其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與商業的各種聯繫,將公共資本變成權貴資本的可能性恐怕會更大,而且一旦查實,後果會更嚴重。

三、將大陸資本變成外國資本。文章稱,還有一些機構與外國機構等相勾連,各得其所。在今年股市大震蕩中,或隱或現一些大機構,做空手法極為隱蔽專業。而現如今為止的調查中,發現背後有非正常海外資金和海外機構的介入。

有地下渠道的。有些國際對沖基金通可過地下錢莊,轉移資金;有暗度陳倉的。借用其他機構的QFII和RQFII額度投資中國股市,據悉在香港成為國際投行界中常用的手法;有遊走黑白的。主要使用海外資金規避監管流入境內,可以突破正常額度限制,並利用國內股票賬戶管理的漏洞;也有明修棧道的。如與中資金融機構合作設立基金公司,但完全把持基金運營。

倘若不反腐,公權力的濫用必將致使潛規則盛行;權力與資本合謀,攫取的是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財富的流出意味著機會的喪失,財富的流出更意味著國家的可能衰落。

文章最後說,反腐沒有選擇性,誰貪腐,就反誰。反腐沒有時限性,不一定要轟烈,但不會停止。

據了解,今年6、7月間,大陸發生股災。據報,股災背後涉江澤民集團的幾大家族,其中包括現任常委劉雲山父子也涉嫌捲入惡意做空。他們圖謀利用金融危機引發政治危機,對習近平進行「逼宮」。習近平當局救市時,金融界有「內鬼」阻擾。

據大陸媒體最近報導,中共中央今年第三輪巡視已正式啟動,此輪31個巡視點中,包括央行、證監會、中信集團等21家金融單位。

有港媒報導稱,大陸反腐風暴正在席捲金融界。種種跡象表明,股災雖已過去,對「股奸」的清查還將繼續,金融界反腐,更大的風暴還在後面。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