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人民幣國際化 中國動作頻頻

【新唐人2015年11月16日訊】據大紀元電子報11月16日的報導,中國近期經濟持續走弱,中共政府在推出國內各項救市措施的同時,對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腳步也未停歇。為了使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的儲備貨幣之一,中共政府採取了許多措施。著名經濟學家約翰.梅森(John Mason)於11月8日在美國財經新聞網站TheStreet.com上撰文,對此進行了分析,其文章題目是《中國有多想要成為一個資本主義國家?》 (How Serious Is China About Becoming a Capitalist Country?)

梅森在文章中寫道:「要想知道中國有多想要成為一個資本主義強國?看看中國的貨幣走向就知道了。」

中共正在推動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特別提款權(SDR)的少數幾種儲備貨幣之一。這在該組織11月即將舉行的會議上就可能成為現實。為了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早投票支持人民幣成為其儲備貨幣,中共正在積極按照要求做。

首先,中共央行調整了人民幣兌換價允許的浮動範圍,其中間價浮動擴大至0.54%,這是自2005年人民幣放棄固定匯率以來最大的允許浮動範圍。中共央行曾在今年8月表示,將允許人民幣匯率每日的中間價浮動反映市場的變化。這將使得人民幣更加由市場主導,此前中共央行是用匯率的變化來操縱交易的走向。

中共擬透過貨幣與美爭強

10月29日,人民幣經歷了十年來最大的一次漲幅,對美元的匯率漲到了6.1375:1。雖然隔天又跌回,目前在6.36:1左右。這次人民幣大漲的原因眾說紛紜,但專家們不認為是市場對人民幣前景展望的改變。

同一天,中共政府還宣布了新的政策,以便讓外國投資人更容易進入中國的資本市場。此外,上海自由貿易區也宣布了進一步放寬其規則。

所有這一切都是在中共五中全會後發生的。該會的主要議題之一是制定今後五年的經濟發展規劃。通常中共會議後宣布的政策反映了會議期間作出的決定。跡象表明,中共高層正在採取行動確保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貨幣,以此推動中國經濟的整體開放,同時為將來的措施搭建平台。

梅森說,中共當局正在致力於讓中國成為一個與美國在經濟、政治和軍事上相當的國家,從最近的行動來看,他們的決心很大。但最終成效如何,有待後市觀察。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