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11月08日訊】新聞週刊(500)帶您關注馬習會。分治66年來,週六,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在新加坡舉行,習近平與馬英九兩人不稱官銜,互稱「先生」,兩人分別致詞五分鐘後,接著舉行閉門一小時的會談,這場歷史性會晤,吸引了國際高度關注,採訪的中外及台灣媒體超過600人。
隔著台灣海峽,中國與台灣的兩地領導人遙望將近70年,今天終於見面了。
11月7號下午三點,台灣總統馬英九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加坡見面,在記者鏡頭前兩人握手長達兩分鐘,之後各自向媒體揮手致意,並各自發表談話。
首先發表談話的習近平,以「馬先生」稱呼馬英九,並表示兩岸關係面臨方向、道路抉擇,今天坐在一起,是為了讓歷史悲劇不再重演。習近平強調,兩岸同胞繼續開創和平生活,讓子孫後代,共享美好未來。
馬英九接著發表演說,指出這是兩岸歷史性的時刻,他並提出五點主張:第一,鞏固「九二共識」,維持兩岸現狀﹔第二,降低敵對狀態,和平處理爭端﹔第三,擴大兩岸交流,增長互惠雙贏﹔第四,設置兩岸熱線,處理緊急事務﹔第五,兩岸共同合作,致力振興中華。
馬英九說,兩岸在1992年時就「一個中國」達成了九二共識,成為兩岸和平發展的共同基礎。但是在整段談話中,對於一中「各表」卻只字未提。
《時代雜誌》報導,國民黨可能會輸掉明年一月的選舉,馬習會選在此時召開,是因習近平想要藉此對台灣明年將上任的新政權施壓,讓兩岸現狀能維持下去﹔馬英九則是希望在卸任前留下歷史地位。
根據台灣陸委會內部民調,在「對等尊嚴,公開透明」前提下,才有八成民眾支持兩岸領導人會面。
師大政治所教授范世平:「主流民意怎麼看,我想不是他(馬總統)在意的,對朱立倫的選情幫助何在,也不是他在意的,他在意的就是說,我的歷史定位。對朱立倫來講,他也知道這個議題是兩面刃,馬英九去跟習近平見面,當然一部分人士認為說對兩岸和平有幫助,但是也不覺得他不去就沒有和平吧。」
作為一個民調低迷又是即將卸任的總統,馬英九參與這場馬習會,勢必引發各種不同政治動機的揣測與多方責難。有評論認為,馬習會最終有兩個可能的結果,一個是僅僅止於像徵性的破冰意義,另一個是雙方可能達成某種實質的協議。
台灣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在電視評論節目中,也發表自己的看法。
台灣廣播界名人周玉蔻:「習近平有這個膽量,習近平有這個權力,或者是說習近平有這個鞏固的基礎,去成就一個新加坡的馬習會嗎?因為習近平畢竟在處理令計劃、徐才厚、薄熙來、周永康等事件,所以現在看起來,習近平做了一個斷然的處置,這個處置是,一旦蔡英文當選,他必須用某種方法穩住習近平的中國夢實踐的過程當中沒有變數。」
《紐約時報》指出,對馬英九而言,他一直在任內推動與中國拉近關係,也一直希望安排與習近平見面,經過2年的協商終於達成這項成果。
報導還說,這場會面對習近平來說是個風險,中國數十年來一直在國際上孤立台灣,在新加坡會面馬英九卻可能會提高台灣的地位﹔但是習近平想要讓台灣知道,與中國合作對台灣是有潛在利益的。
台灣明年可能發生政黨再輪替,兩岸關係將可能為中國新國際戰略帶來重要挑戰,至於兩岸領導人會面是空前絕後嗎?一切都還有待明年台灣總統大選過後的兩岸政治生態而定。
撰稿:黃千容
剪輯:黃千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