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習會」不簽協議不聲明 國際媒體關注

【新唐人2015年11月04日訊】(新唐人記者許惠安綜合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7日將在新加坡會面,就兩岸議題交換意見,這將是兩岸自1949年以來,雙方領導人首次會面。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表示,兩岸領導人會面時互稱「先生」。期間不會簽訂任何協議、也不會發表聯合聲明,會後將共進晚餐。消息一出引發國際媒體關注。

中華民國總統府發言人陳以信表示,馬英九此行旨在「鞏固兩岸和平,維持台海現狀,不會簽署任何協議,不會發表聯合聲明」。

張志軍強調,「此次會面雙方以兩岸領導人身份和名義舉行、見面時互稱『先生』,是經雙方商定的」。會面結束後,兩岸領導人還將共進晚餐。

國際媒體關注

兩岸領導人會面,引發國際媒體關注。

「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這將是海峽兩岸65年來的重大突破。

「紐約時報」發自香港的報導,這是自1949年兩岸分裂、形塑亞洲政治長期且時有敵意衝突超過半世紀以來,兩岸領導人首次會面。

「華爾街日報」發自北京的報導認為,「馬習會」是兩岸關係發展里程碑,劃時代大事。對習近平而言是另一項歷史性舉措,但亦存在風險。這也反映出北京當局對明年初總統大選的擔憂。

華爾街日報也引述美國官方的說法,讚許這項決定,但強調目前判定「馬習會」是否為兩岸關係轉捩點,還為時過早。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雖然兩岸往來頻繁,但仍存在緊張關係,這是兩岸元首會面具有重大意義的原因。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這是兩岸領導人第1次會面。自馬英九執政以來,兩岸關係有所改善,明年馬英九任期將屆滿。

日本「朝日新聞」電子版、「時事通信社」也以快訊的形式,報導了即將到來的「馬習會」。
「朝日新聞」報導,馬英九期待著任內能與習近平舉行會談,目前任期約剩7個月,去年未能實現與習會面。明年1月,台灣將舉行總統大選,執政的國民黨陷於苦戰,與習會面可能具有通過宣傳兩岸關係改善來影響選情的目的。此舉也可能會被批評為過度傾中。

「讀賣新聞」報導,馬英九自2008年就任總統以來,採取以經濟為主,改善兩岸關係的路線。2014年實現了兩岸分治以來首度部長級會談,在部長級會談之前,都是透過民間窗口進行交流。

「產經新聞」報導說,一般認為,去年底台灣九合一選舉,馬英九為中國國民黨敗選負責而辭去黨主席職位之前,兩岸領導人有舉行會談的可能性。

「衛報」引用「法新社」報導說,自2008年馬英九執政後,兩岸關係有所改善,不過台灣民眾擔心北京的影響力提高,不願意兩岸關係太密切,明年馬總統任期屆滿卸任。

「洛杉磯時報」(LA Times)引述中央社報導說,這是1949年後,兩岸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晤,而兩位領導人將就鞏固兩岸和平及維繫兩岸現狀,廣泛交換意見。

印尼新聞網站「Detik.com」報導,雙方在這次會談中討論的議題會是正面積極且具一致性的,會談的結果會及時公布。

加拿大「環球郵報」(Globe and Mail)報導,此項歷史性的會晤發生在敏感時刻,因為明年1月台灣即將舉行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此刻,台灣民眾不相信台灣與中國大陸發展親密的經濟關係使他們受益。

「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報導,海峽兩岸在馬總統執政後,開始有低階層的官員會晤。中國大陸和台灣已簽署23項協議,使兩岸關係日趨密切。

菲律賓官方對此未作回應。但多家媒體在網站引述外電報導稱,這是中國內戰於1949年結束後,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時間點是在台灣敏感的總統大選2個多月前。

印度「新德里電視台」(NDTV)也引述外電報導,介紹兩岸分治的歷史,同時也提到這是兩岸自1949年中國內戰結束後,雙方領導人首次會面。

「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曾是兩岸首次「辜汪會談」地點,這次兩岸領導人在此會面,規格和意義將明顯提高。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