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國地方債激增 「置換」能解套?

【新唐人2015年11月02日訊】目前,中國的經濟正面臨持續下行的壓力。不過,地方債務規模卻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北京當局採用了地方債置換的方法,試圖幫助地方政府從巨額債務中解套。那麼這種債務置換的方法,能否消除日益嚴重的債務危機呢?下面就一起來聽聽專家的解讀。

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長下滑至6.9%,創下了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期以來的最低點。

經濟下行的壓力,正迫使中共當局重拾基礎建設這一刺激增長的利器。不過,房地產市場的降溫,令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模式難以持續。近年來地方政府性債務的增幅,已大大超過地方財政收入增速。

《經濟觀察報》指出,如今地方財政面臨的壓力要比去年更加嚴峻,短期內不僅要面對眼前經濟下行帶來的壓力,還要面對原有壓力的釋放。

美國著名信用評級公司「穆迪」早前預測,2015年中國將約有2.8萬億元的地方政府債務到期。從2014年情況來看,光債務利息支出就佔新增社會融資的一半。地方政府面臨龐大的還款壓力。

由於地方融資平臺處於灰色地帶,其中的賬務很難查實。地方債務的實際規模有多大,始終是一個謎。

中共審計署曾發佈數據稱,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負債達人民幣17.89萬億元。不過,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尹中卿,在去年8月曾表示,地方債的實際規模很可能超過30萬億元。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終身教授謝田:「(地方債務)規模驚悚擴大的原因,實際上從中央到地方,它們一直在用大規模的基建,借錢建設來刺激經濟。蓋了那麼多樓堂館所,都實際上沒有回報,也沒有收益,也收不回來。但是建設的過程,維持了虛假的泡沫的經濟,也讓中共各級官員從中中飽私囊。

據悉,2015年全年,中共財政部下達了總計3.2萬億元的地方政府置換債券的額度,置換包括地方融資平臺等在內的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存量債務,以緩解政府債務集中還款的壓力。

中共央行為了配合地方債務置換,在今年5月就擴大了抵押品範圍,將地方債納入央行SLF(常備借貸便利)、MLF(中期借貸便利)和PSL(抵押補充貸款)之中。

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鞏勝利:「這是一個緩兵之策,因為它把你的債務買過來之後你就有錢花了嘛。但是從長遠來看,可能使它的債務積纍的更大,一旦爆發了可能就更嚴峻。你這樣長期的堆積,堆積到最後哪一天堆積不下了那爆發了又誰來負責?因為中國沒有地方政府的破產機制。」

《經濟觀察報》指出,地方政府置換債券額度分配,是基於2013年審計認定的2015年到期的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量。但不少地方政府在當年審計時少報債務,實際債務餘額遠高於審計結果,因此置換債券還不能覆蓋到期債務。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終身教授謝田認為,地方巨額債務的違約風險,可能成為地方政府要挾中央的籌碼。

謝田:「從中央政府的角度,它被地方政府威脅和挾持的話,實際上就不得不救援。中央政府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它們只能進一步放水,進一步印鈔票。就是還是要通過通貨膨脹的方式,把地方政府的腐敗和盲目擴張這些建設的成本,轉嫁到中國老百姓頭上。」

謝田還表示,面對如此積重難返的巨額債務,地方政府已經很難最終償還。

採訪/易如 編輯/李明飛 後製/肖顏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