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想:最被忽視的腐敗——扶貧

現在中國民眾對權力的監督,幾乎都只能通過互聯網的曝光與傳播來實現。我們讚歎互聯網的偉大同時,也應該看到互聯網的局限。網絡總是對那些要素比較突出、容易吸引眼球的事件表現出濃烈的關注,而那些表述起來不太「痛快」的事情,很難在網絡上形成影響力。

比如,2015年十一長假期間,大家關注的熱點事件是三個:以柳州系列爆炸案為開始,以青島38元大蝦宰客為結束,中間是最重大的TPP協議。

有一個新聞被網絡忽視:廣西馬山扶貧款被大量撥付給不貧困的人——審計署發現,馬山縣有3119人不符合扶貧標準,其中有343人是財政供養人員,有2454人購買了2645輛汽車,43人在縣城購買商品房或自建住房,439人為個體工商戶或經營公司。

這則新聞用了一句話來定義整個事件「該縣扶貧工作推進不力」。很輕的一個詞彙:扶貧不力。
那樣多的人冒領扶貧款,根本不可能是「工作失誤」,唯一的可能就是「勾結」。掌握權力的人,勾結自己的親戚朋友,大量冒領扶貧款,這毫無疑問是犯罪。權力部門進行不正當利益輸送,是瀆職,是盜用公款;冒領者屬於貪污公款。怎麼能用一個「工作不力」就矇混過關?

並且,為了掩飾犯罪,馬山縣2014年度將人均純收入低於國家農村扶貧標準2736元的608戶、2272人認定為脫貧。這已經是赤裸裸的欺詐了,屬於偽證罪。

而我們從新聞中,絲毫沒有看出要採取甚麼措施來懲罰那些權力機構、那些冒領者。按慣例,又是檢討一番,罰酒三杯。有多少罪行就這樣悄悄滑過了。

扶貧款被貪污,僅僅是馬山等個別地方嗎?不是,全國幾乎所有的扶貧款都被輸送、被冒領。這是不受監督的權力的必然後果。

而大家對這種現象似乎無可奈何,然後就默認了。大眾成為了扶貧款被貪污的共犯。

大家對青島38元大蝦憤怒,是因為大家覺得自己有可能哪一天也被宰客;而扶貧款,大多數人認為與自己無關。那些處於貧困狀態的人,也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符合條件就應該得到救助。或者說意識到了,但也無奈。

我曾經在河北一個貧困農村調查過,該村大多數人都應該得到救助,但卻沒幾個人領到過扶貧款,一次都沒有領到過。問他們原因,回答竟然是:「咱不認識縣裡的頭兒,不可能輪到咱」。這屬於「默認腐敗」模式。

中國每年的扶貧資金有多少?這個數字很少有人知道,也很少有人關注。國家有關機構也不願意向社會公佈。查閱網上資料,以《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的新進展》為主幹,綜合其他零星信息,可以得出基本的判斷:中央財政每年的扶貧款在1800億元以上。如此巨額支出,沒有一個細賬向全體納稅人做個交代。當權者層層瓜分,近2000億就出去了。

幾乎可以斷定,任何一個縣的任何一筆扶貧款,都存在利益輸送等腐敗問題,但是卻很少聽到有人被查處。最多是某個貪官因為其他問題而垮臺後,順便揭發出其眾多罪行中一條是挪用扶貧資金。

納稅人付出稅款供養政府,為的是購買政府的公共服務,其中一項就是輔助弱勢群體,這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動物界弱肉強食,人類輔助弱小。貪污扶貧款,是動物性,是獸性大發。而我們竟然默認如此惡劣的犯罪。

文章轉自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