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10月11日訊】一週經濟回顧(655)(2015年10月11日):十二國跨太平洋夥伴協議達成共識,中國不在其內,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公開反對。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收看一週經濟回顧節目,我是東方。這個星期,十二個太平洋國家達成了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簡稱TPP。成員國之間互相降低貿易壁壘,確立保護知識產權的框架,旅行勞工法、環境保護法,確立投資者跟外國政府之間解決糾紛的框架。TPP的目地是促進各國之間的貿易、投資,鼓勵創新和開發,支持創業,保障就業。2006年,文萊、智利、新西蘭、和新加坡簽署成立了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從2008年開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秘魯、越南、和美國也加入了談判,TPP擴張到十二個國家。本來,這場談判到2012年就要結束的,但由於各國在農業、知識產權、服務業和投資領域有分歧,談判一直延續到這個星期才最終完成。韓國不在TPP成員國之內,不過韓國在2010年12月跟美國簽署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之後,美國邀請韓國參加TPP談判。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國不在TPP範圍之內,用智庫布魯金斯學院很外交的語言來形容,這是因為TPP對中國沒有足夠的吸引力,不願意加入這個新的貿易和投資框架。坦率的說,TPP是美日聯盟對中國的反制措施,是世貿組織受挫之後的產物。用日本官方的話來說,与共享自由、民主、基本人權和法治等价值觀的國家加強經濟聯系,幫助推動地區發展、繁榮和穩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並沒有遵守承諾,比如,中國仍然不允許外國投資者在電信行業持有多數股權。美國朝野認為人民幣被認為壓低,導致國內幾百萬工作機會的流失,一直耿耿于懷。過去,美國商業界一直替中國游說,但今天中國投資環境、社會環境每況愈下,再加上來自中國的黑客行為,讓美國商業界流失大量的知識產權。北京政府一直努力在亞太擴張影響力,比如跟澳大利亞和韓國的雙邊貿易協定,成立亞太自由貿易區,但其他亞洲國家更有可能加入TPP,而不是加入北京政府牽頭的貿易集團。除非中國開放經濟、深化改革、打破國有企業的壟斷,否則中國不能指望組建一個有效的經濟組織。TPP涵蓋全球40%的經濟總量,中國被排除在外,不能參與制定新的貿易規則,北京政府正在為推遲改革付出代價。這是今天的開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