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10月11日訊】據大紀元電子報10月11日的報導,中共官媒近來指責李嘉誠從中國撤資遭到了民眾的調侃,有中國媒體日前透露,中國本土企業也開始到海外投資建廠,逃離中國,根本原因是中共的稅收太高了,令企業不堪重負。
中國企業不堪重負跑路
百度百家9月26日刊登了中國知名評論員廖保平的文章。文章透露,除了外資,中國的所謂民族企業如華為、聯想、TCL、小米、酷派、vivo等也在「逃離中國」。TCL集團董事長兼CEO李東生今年3月在接受陸媒記者專訪時曾透露,TCL今年將在巴西和印度建立自己的工業能力。華為、聯想、小米、vivo、酷派等國產手機廠商早已先行進入印度建立了自己的生產線。
文章稱,之所以中國企業也要離開是因為中國的成本優勢已經喪失殆盡。2014年8月波士頓諮詢公司發布的〈全球製造業成本變遷報告〉顯示,如果美國製造業的成本為100,中國則為96,只比美國低4個點。
2001年,中國產業工人工資只有5、600元人民幣,是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工人工資的1/20至1/30。現在,中國普通工人工資普遍漲到3、4千元人民幣,漲了7、8倍,加上占工資近一半的社保,也仍然不及十多年前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工人工資水平。
而中國製造成本接近美國的根本原因是其他費用高,包括房價、用地、水電、稅費等等。尤其是稅費太高,美國消費稅是9%,中國一個增值稅就是17%。聯想的楊元慶有一次在中共兩會上說:「我們的聯想電腦在國內沒有辦法賣得不貴,有17%的增值稅必須加到價格裡面,但產品毛利率只有15%。」中國玻璃大王、福耀玻璃創辦人曹德旺也曾抱怨說:「與美國相比,中國的稅負太高,我們賺1元,要繳1.1元的稅。」
過去十多年,中國製造業的低成本主要依靠低工資、低福利,並不是政府大幅縮減了稅收(對外企曾經給過稅收優惠),這個可以從每年財政增速大於GDP增速看出。企業承受不住只好逃之夭夭。
作者最後表示,唯有靠降低稅收——制度性成本,或許可以重新吸引外資,避免將自己的民族企業也趕跑。
2015年中國外資企業掀起大規模外遷潮
服裝行業的優衣庫、無印良品、青山商事、利豐、東京STYLE、Honeys等正在大幅削減投向中國的訂單。除了小批量暫時留給中國外,大批量的訂單都發給東南亞、印度等地的代工商。
製鞋行業,全球最大運動鞋製造商台灣寶成集團旗下裕元工業、東莞厚街規模最大的製鞋企業綠洲鞋業、中國女鞋最大製造商之一的華堅集團、在運動鞋製造行業地位僅次於寶成集團的賜昌鞋業等,工人數達數萬甚至十多萬的鞋企已經把大部分生產線搬到東南亞等地。台灣製鞋業基本已轉移走。
電子電器行業,三星電子將80%的中國產能轉移到越南的計劃正加快實施。與富士康齊名的金仁寶集團也正在把蘇州、東莞的產能有計劃地撤離中國。2015年3月,集團旗下的子公司泰金寶電子在中國新年前全面停產,在同一廠區的泰金寶光電(內部稱之CE)也將結業,並將相關的設備材料轉到泰國、巴西、波蘭等國。更早時間,金仁寶集團旗下的仁寶電腦就開始把中國的產能轉移到越南工廠。
國際著名企業微軟今年初宣布關閉位於北京及東莞的諾基亞手機工廠。關閉中國工廠後,部分設備被轉移到越南河內工廠;日本鐘錶企業西鐵城在今年中國新年前宣布清算解散在廣州的生產基地;大量外企離開中國直接對中國出口造成巨大打擊,其次,外資撤離和跑單影響中國數千萬人口的生計。有中國媒體報導稱,因為外資撤離、訂單減少,今年或有近千萬的農民工提前回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