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17日報道外媒稱,2015年,俄羅斯平均月工資約為3.3萬盧布(人民幣約3200元),比去年明顯降低。但更引人注目的觀察結果是,俄羅斯人收入歷史上首次少於中國人,而這個國家是人盡皆知的「勞動力源泉」。
據報道,最近一年盧布對美元匯率暴跌致使俄羅斯工資急劇縮水。2014年初,俄羅斯人均月收入為900美元。2015年中期,其工資約為3.3萬盧布,以65盧布兌1美元的中間匯率換算,這大致相當於500美元。
報道稱,盧布可能走高,屆時俄羅斯人以美元計價的工資將重新增長。但即便如此,它也未必能趕上中國。在俄羅斯人的既定觀念里,中國人勞作不過是「掙一碗米飯」。
關於工資收入的問題,一直被國人十分關注。多年以來,關於物價漲、工資不漲的吐槽不斷,尤其是所謂的平均工資,一直飽受詬病。
現在又突然冒出,我們國家的工資收入首次超過了俄羅斯,雖然這個國家目前的經濟並不怎麼樣,但想想也是過去蘇聯老大哥的底子,是不是有那麼一些自豪了。
不過,關於這個說法,還是有幾個方面的疑問。第一,俄羅斯這個月工資水平所指的範圍是什麼?是包括全國民眾,還是特指城市。在中國,往往在公布平均工資的時候,都是實行城鄉分開的,因為中國的城鄉差距很大,如果平均起來,數字肯定不好看的。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4年平均工資主要數據顯示,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56339元,月平均工資約4694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36390元,月平均工資約3032元。兩者再平均約為3863元。
從這個數據來看,顯然中國人的收入明顯高於了俄羅斯人。問題就在於中國的這個數據是城鎮的,沒有包含農村。那麼俄羅斯是不是也只是城鎮的數據,報道體現的不夠詳細。
其次,貧富分化程度直接影響國民對於收入的感受,也影響到實際收入的現狀。很多人都會有「被平均」的感覺,就拿2014年中國公布的平均工資來看,就有多數省份未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在城鎮非私營單位中,同全國平均工資水平56339元相比,北京、浙江、廣東、青海這4個省份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在城鎮私營單位中,同全國平均工資水平36390元相比,也是僅北京、廣東、重慶、浙江這4個省份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
顯然,這樣的差距是很大的,所以平均工資只能是一個數字而已,並沒有真正惠及到全民手中。
所以上述報道就稱,較小的居民收入差距可能是對俄有利的一面。表徵貧富分化程度的基尼係數在中國是47,在俄羅斯為42。
這樣看來,即使我們在平均工資的數字上超過了俄羅斯人,恐怕在實際上並沒有人家收入高,至少對於很多人來說。
最後,這也在反映一個問題,就是人口紅利問題。從上述報道稱,低工資既是問題也是機遇,這意味著過去設在其他國家的生產部門可能遷至俄羅斯,從而推動俄經濟增長。
就在過去一些年來的中國增長中,廉價勞動力貢獻了很大的紅利,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現在來看,隨著老齡化的加快,人口增長速度的放緩,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消失,勞動力的成本也在不斷升高。如何加速經濟的轉型,加快創新驅動戰略實施落地,進一步放開計劃生育政策,都應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