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08月20日訊】(新唐人記者李明綜合報導)天津大爆炸發生5天後,中共官方開始允許媒體記者進入爆炸區做報導。從周一開始,一些媒體記者陸續在當地官方安排下去到戒備森嚴的爆炸現場。
據港媒《南華早報》報導,目前天津大爆炸災場是一片死寂,唯一能聽到的,只有挖土機運作的聲音。現場遍地散落著大量已燒到變形的集裝箱,有的散落在公路附近的小溪里,有的堆壓在被燒得只留下骨架的車輛上面。集裝箱堆中仍有黑煙冒出。
在雜亂的集裝箱堆中間,有一個巨大的大洞──這裡原本是爆炸核心的一個倉庫,現在成了一個滿是污水的水池。
當有記者訊問在場的官員、警察和軍人,池內的水是否消防員最初撲救時留下來的,他們不是緘默拒答,就是說「不知道」。
在現場做採訪的記者表示,在爆炸區內,即使戴了面罩,還是聞得到東西燃燒時的氣味,和一種像來自化學實驗室的怪味。同時,眼睛和喉嚨都感到刺痛。
有陸媒報導稱,直到20日上午10時左右,天津港「8•12」爆炸核心點及周邊的集裝箱上仍有至少三處在冒煙。而現場煙塵主要呈現為黑色或白色。同時有多輛挖掘機在爆炸區現場開展清理作業。
此前,北京化工大學博士門寶稱,爆炸現場檢測出的神經性毒氣,可以導致心臟等驟停。該消息令外界對天津爆炸事故的災後環境安全的憂慮更深。
8月18日,中共央視記者跟隨偵檢隊員進入爆炸核心區,到距離核心區500米的集結地,車載監測系統和手持監測儀同時發出警報,提示空氣中的有毒氣體已經超過了儀器能夠測量的最高值。而在向核心區繼續前進的過程中,偵檢隊員手持的警報器一直在提示有害氣體爆表。
隨後,北京公安消防總隊副參謀長李興華公開表示:「今天上午這趟去採集的結果,偵測的結果跟昨天幾乎一樣,還是氰化鈉和神經性毒氣這兩種有毒的氣體。這兩項指標都達到最高值。」
北京化工大學國家信危險化學品評估及事故鑒定實驗室博士門寶日前也對陸媒表示,氰化鈉遇水迅速溶解,但沒有氣體產生。不過與酸性液體接觸之後,則會迅速產生大量氣泡,和劇毒的氫氰酸。在堿性環境下,氰化鈉則比較穩定,所以目前救援隊伍已經採用噴灑低濃度堿性雙氧水來清除散落的氰化鈉。
門寶表示,爆炸區的多種危化品都可能產生這種物質:「這些物質遇水或者遇堿能產生氣體然後產生神經性毒氣,比如氰化鈉還有一些硫化堿,另外一些物質在高溫爆炸過程中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性氣體,比如二甲基二硫。神經性毒氣一旦人吸入,可以與神經細胞作用,使酶失活,另外可以導致呼吸系統心臟等驟停進而導致人死亡。」
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長牛躍光在回應媒體記者質詢時表示,由於瑞海公司辦公樓已經被毀,貨物記錄不清,所以爆炸現場具體的危化品數量有待最終確認,但現在能夠確認的危化品數量在3000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