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貶值治療「中國經濟病」

本週二,中國人民銀行突然下調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下調幅度為百分之一點九,人民幣匯率當天在離岸市場的貶值幅度更大,曾經一度達到百分之三點一四。這是自從一九九四年時任總理朱鎔基主導人民幣匯率改革以來最大的單日下調。在隨後的兩天裡,人民幣匯率持續走低,三天的累計跌幅達百分之四點六六。

國內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反應總體還算平靜。股市在當天的反應呈現負面,但是在隨後的兩天內基本上消化了貶值的影響。貶值對國際市場的直接影響基本是負面的。貶值當日,由於擔心人民幣貶值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英國富時指數下降了百分之一點一;美國道瓊指數下跌了百分之零點九。那些與中國有關聯的奢侈品牌的股價也都應聲下跌。

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國雖然緊張關注人民幣大幅度貶值可能帶來的影響,但是官方的反應都十分謹慎。美國財政部當天發表聲明,表示「將繼續監測中方如何落實匯率市場化的措施,繼續敦促中國推進改革步伐,包括採取額外措施推進人民幣匯率由市場決定。」這份聲明還警告說,「改革道路上的任何倒退都將是令人困擾的發展」,謹慎的措辭不無顯示出它的擔心。

為了平息國際市場的不安,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兼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專門召開了記者說明會。易綱表示,此次貶值實際上是匯率機制市場化改革的一部份。過去人民幣匯率被允許在官方規定的中間價上下在一定幅度內波動,但是中間價並未反應前一日的的實際成交價。新的匯率決定機制將更多的反應市場的供求關係。

針對人們對中國政府通過貨幣貶值來挽救日益困難的出口製造業的觀點,易綱專門解釋到:「說人民幣要貶值以促進出口,這個完全是無稽之談,完全是沒有根據的。」易剛的態度,表明了中國政府對人民幣貶值可能觸發的「爭相貶值本國貨幣」的貿易戰的擔心。

其實,易剛的解釋有不少漏洞,也沒有太大的說服力。假如此次人民幣貶值是推進匯率改革的一部份,是為了更好的體現市場「均衡」匯率,那麼這無異於表明,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國政府關於它「沒有干預市場」的說法其實是謊話;顯然,中國政府選擇過去由政府直接決定匯率,而在當前這個時候由政府來「推進」匯率市場化,是有著特殊考量的。

從中國政府選擇的時機看,貶值與促進貿易無關的說法並不誠實。中國政府此次貶值的主要目的的確是為了促進中國出口,並以此來減緩中國經濟增速下行的壓力。中國官方統計數據表明,與去年同期相比,中國的出口在今年前七個月中有五個月呈現下降局面。最新數據更表明,今年七月的出口下降幅度高達百分之八點九。

近兩年來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越來越大。以政府投資為增長主要推動力的增長模式導致投資效益低下、環境破壞嚴重等嚴重後果;而由於分配體制的不合理,普通民眾沒有能夠合理地享受經濟增長的福祉,導致了消費對經濟的拉動嚴重不足。在此種情況下,外貿的下滑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的三個引擎全部出了問題。

中國有大量外匯儲備,也有可觀的貿易順差,中國經濟的增長率也遠遠高於它的主要國際經濟夥伴。從歷史上看,同時存在貿易順差、大額外匯儲備和高經濟增長的國家的貨幣通常是升值而不是貶值。可是中國的貨幣卻不得不貶值。這種違反常識的政策背後的原因假如不是因為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太愚蠢,就是說明中國經濟的確病了,而且病得不輕,以至於不得用貨幣貶值的毒藥來治病。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