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梓煒:從紀德到索爾仁尼琴

索爾仁尼琴紀德,提到這兩個名字,面對的總是茫然的眼睛。學生對他們是陌生的。

紀德(1869-1951),法國作家。索爾仁尼琴(1918–2008)俄國作家。一個法國人,一個俄國人,都是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紀德和索爾仁尼琴分別於1947和197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30年代,紀德應邀到蘇聯訪問,歸國後寫了《從蘇聯歸來》一書,之後掀起了軒然大波。紀德不僅被蘇聯人詛咒為「惡毒的老人」、「黑良心的叛徒」,還被同時代羅曼•羅蘭指責為「喪盡了良心」。紀德回應說,羅曼•羅蘭的辱罵令他難過。他的難過在於:那些曾經表示其極端偉大的人很少有幾個能保持晚節。紀德指出,蘇聯的狀況在一月一月地變壞。他提出懷疑:「今日在其他的國家,即算在希特勒的德國吧,精神能比這裡更少自由,更低頭,更恐怖的?」今天,重讀紀德犀利的文字,發現作者在書中沒有捏造的成分,他的所見所聞,現在已被批露的事實和大量文獻所證實。作家敏銳的洞察力不是主要的,因為羅曼•羅蘭訪蘇後也有類似的觀感並寫過一本書,不過是塵封了半個多世紀以後才出版的,這本姍姍來遲的書便是《羅曼•羅蘭日記》。這裡,秉筆直書的勇氣和良知才是關鍵所在。如果,那時的蘇聯能認真對待紀德的警告,而不是忙著痛罵回擊紀德,蘇聯這隻好看的蘋果,也許不會就這樣輕易地爛掉。

1970年,索爾仁尼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獲獎演說中,他說:「一句真話要比整個世界的份量還重。」1973年,索爾仁尼琴用行動見證了自己對真話的闡述,《古拉格群島》第一卷在巴黎出版。為此,蘇聯當局剝奪索爾仁尼琴的國籍,並將其驅逐出境。《古拉格群島》究竟寫了什麼?《古拉格群島》是一部長達140萬字的巨著,所謂「古拉格」,即「勞動改造營管理總局」,原是蘇聯勞改制度的象徵。書中資料來源,除索爾仁尼琴自己的勞改經歷外,還包括了二百二十七人的口述、記憶和書信在內。索爾仁尼琴開篇題詞為:「獻給沒有生存下來的諸君,要敘述此事他們已無能為力。但願他們原諒我,沒有看到一切,沒有想起一切,沒有猜到一切。」全書分監獄工業、永恆的運動、勞動消滅營、靈魂與鐵絲網、苦役刑、流放、斯大林死後七個部分。索爾仁尼琴集中揭露的是蘇聯社會中的暴力與謊言,反人權、反自由、反人類的現象比比皆是,而這些都與現代極權制度的核心部分密切相關。在和紀德相似的敘述中,索爾仁尼琴試圖告訴我們,說謊、背叛、告密的根源來自恐懼。索爾仁尼琴因此被譽為「俄羅斯的良心」。

和紀德不同的是,索爾仁尼琴書中有更為直觀翔實的材料。如果說紀德是走馬觀花看到了蘇聯社會隱藏的問題,那麼索爾仁尼琴無疑探索到了蘇聯社會最隱秘的內核。《古拉格群島》寫到了高爾基的索洛維茨島之行。索洛維茨島是蘇聯著名的勞改營地,有逃亡人員在國外著書揭露島上種種劣跡。島上所有犯人期望高爾基可以主持正義,收斂暴行。一個14歲的孩子花了一個半鐘頭,把島上的一切告訴了高爾基。高爾基聽了,老淚縱橫,可是等他登船離岸,孩子就被槍斃了。而後,這位文壇領袖發表文章說,島上的犯人生活得很好,改造得也很好。兩個很好,將當局所有的罪行統統抹去。

一個優秀的作家,怎麼會違背良知為當權者唱肉麻的讚歌呢?索爾仁尼琴解釋說,高爾基為了獲得更大的聲譽和金錢,就必須和當權者合謀,自願充當吹鼓手的角色。從一個優秀的作家到當權者的幫閑幫凶,原來只是一步之遙。而今,從一系列含淚的頌歌中,我們看到了驚人相似的一幕。中國的「索爾仁尼琴」,至今沒有出現,諾貝爾文學獎,離我們還太過遙遠。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