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03月17日訊】中共人大第三次會議15號結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之後的記者會上,現場回答了中外記者的問題。李克強承認中國經濟面臨著下行的壓力,有多重風險,並稱關鍵要在穩增長和調整結構中找到平衡點。另外,近期講述霧霾的影片《穹頂之下》引發環保熱議,人們也關注,當局能否在經濟增長,和環保之間找到平衡點。
週日的記者會在外媒眼中,更像是一種「儀式」。CNN說,這場年度記者會見是「高度編排好的」。而《紐約時報》則說,這些記者會大多是一種不自然的儀式,提的問題通常是預先挑選的,盡量避免不受共產黨領導人歡迎的主題。
李克強在記者會上現場回答了中外記者的17個問題,包括房地產,網購,改革,反腐,經濟,環保等。
李克強承認中國經濟面臨著下行的壓力,有多重風險。他表示,今年中國經濟增速調整為7%左右,看起來是調低了,但實際上實現這個目標並不容易。去年中國經濟的增速是7.4%,已是1990年以來的最低增速。
原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夏業良:「兩三年前開始,中國經濟增速下降已經不是因為官方主動下調,而是因為經濟增長乏力。就是一種內部的經濟結構,顯示出來的外在結果。原因是我一再強調過,從十年前就開始的『國進民退』。」
原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美國華盛頓智庫卡託研究所的訪問研究員夏業良指出,國有企業壟斷,擠壓民營企業的發展空間,而整個大的輿論氛圍,也是逆市場化的倒退,造成中國經濟缺乏競爭力。
夏業良:「這些年中國經濟靠甚麼競爭?過去是靠廉價的勞動力,低成本優勢,現在這個低成本優勢已經在喪失。然後呢,企業沒有自主創新能力,基本上過去是靠模仿抄襲,但現在到了一定程度上以後,難度是越來越大了。」
除了經濟總體增長放緩,中國還面臨房地產市場低迷,產業界產能過剩,以及巨額債務等問題。李克強說,關鍵要在穩增長和調整結構中找到平衡點。他表示,當局「工具箱裡的工具還比較多」,如果速度放緩影響了就業或收入,將會毫不猶豫地使用這些工具。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的謝田教授估計,當局「工具箱裡」的工具 ,可能是鼓勵創新創業﹔提高轉變產業結構﹔或繼續濫發鈔票刺激經濟。
但謝田教授認為,創新和創業受商機、環境等各種條件限制,不是一時能見效。濫發鈔票則會引起通貨膨脹,重蹈「四萬億」的錯誤經濟路線。而「提高轉變產業結構」在目前的環境下,也存在困難。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改變產業結構,在供應鏈中,從低端向高端過渡。所有的國家都會這樣做。每個人都想賣蘋果手機,一個可以賣800塊錢,沒有人願意去做雙鞋子賣8塊錢。但是這又涉及到國家競爭力,科研的能力,對產品開發的能力。」
謝田指出,這幾年來中國剽竊仿冒嚴重,當局對盜版和侵犯知識產權問題都打擊不力,並不具備促成創新、開發的環境。
夏業良:「中國的官員過於自信,以為他們有甚麼好的政策,就可以把經濟搞好。而且經濟上取得甚麼成績,都認為是他們『領導有方』。其實,世界上所有發達國家經濟搞的好,不是說哪一個官員他有能力,而是市場,市場這個制度環境建設的好。」
另外,李克強在記者會上還承認,當局在反污染的鬥爭中相對失敗。這引發人們關注,在經濟增長的壓力下,當局是否能找到環境治理的平衡點?
之前原央視主持人柴靜,在霧霾調查記錄片《穹頂之下》中舉例,中國去年生產一噸鋼,要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和煙塵,但利潤還不到一個茶葉蛋。目前39個重工業當中,儘管有22個嚴重過剩,可是,這些企業現在還在接受著大量的補助。
夏業良認為,「綠色GDP」已經倡導多年,但官員得不到現實中的「激勵」,因此一直實現不了。而謝田指出,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一直在違反、阻礙環境法的實施,而且中國各地都存在有法不依的現象,當局如果真想治理,就不會先封殺《穹頂之下》。
採訪/編輯/尚燕 後製/舒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