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2月20日訊】(新唐人記者唐美華綜合報導)中共央視春晚已結束,海內外再次掀起嘲諷浪潮。香港媒體評論今年的央視春晚是承載的政治含義。中國有作家曾指出,春晚猶如一筐爛桃,應該停辦。大陸民眾則紛紛發貼表示,春晚越來越沒看點。日前,有媒體披露,今年的春晚節目中共宣傳部部長劉奇葆親臨幕後「探班」,砍掉了「四美」節目。
2月19日晚央視春晚一結束,外界質疑,今年的春晚節目又是誰拍板的呢?
中共黨媒2月16日報導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羊年節前曾到春晚節目組最後一次綵排中去「探班」。
海外博訊網2月17日報導透露,對於央視自己準備和主推的節目,幾乎全部被劉奇葆否決。
2月16日,大陸媒體則紛紛報導,佟麗婭扮演貂蟬,王麗坤扮演王昭君,馬蘇飾演楊貴妃,秦嵐扮演西施展現的「四大美人」節目《國色天香》被拿下。據知情人爆料,因某些因素導致該節目被臨時取消。
另據報導,關注度最高的陳慧琳、張靚穎、「四小花旦」等也都是在劉奇葆的否決下出局的。
今年春晚再次遭揶揄
《美國之音》19日發表的一篇「春晚:娛樂大戲變成國家級政治舞台」文章,文章指出,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不少中國百姓並不關心春晚之政治含義,他們只是「例行公事」「逢年一樂」而已,但香港媒體認為,春晚政治意味濃厚,當局更要求媒體加大宣傳力度,督促「黨員幹部」自覺收看,將其當作全民政治教育課。
香港大公網2月18日發表評論員文章說,經過30多年的磨礪,春晚已經變成一場國家級儀式。在這場儀式中,各種政治元素輪番登台,或直觀表達或側面暗喻,或衝擊著或安撫著現場和電視機前的大眾。這些元素共同承擔了構建主流意識的功能。
香港東方報業集團網站東網則發表評論人東不亮的標題為「暗夜有聲:春晚作為一種政治」的文章說,1989年六四事件,江澤民上台後大搞中共教育路線,整肅意識形態,經濟蕭條,人民噤聲,舉國上下籠罩在一片「階級鬥爭又要來了」的恐懼之中。
東不亮說,這個時期的春晚,不再是娛樂性的全民狂歡,而是成為一項政治工具,開始主動追求主旋律和宏大故事,承載更多的政治功能。
美國之音報導說,中國作家閻連科馬年春晚後曾發表文章表示,春晚動用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和全國人的熱情期待,難道目的就是花錢費力,給人們創造一個發洩、辱罵的機遇和窗口?
他在文章中還指出,春晚已成為「一筐時過境遷的爛桃」。既然春晚已成爛桃,人們不僅不吃它,還要把它摔在腳下邊;既然又到了新的一年一季里,又要「春晚草發,歲歲枯榮」了,那就與其因襲,不如變革。不能變改,不如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