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海外華人最想念的12道菜

【新唐人2015年2月18日訊】 中國過新年了,一家人圍在一起熱熱鬧鬧吃團圓飯是中國新年的一大特色,這樣也就少不了原汁原味的特色菜肴,各有的風味。近日,美媒盤點了遠離中國的華人最想念家鄉的十幾道菜。

中國的菜餚很多,如果要把人們喜愛的食物通通列出來,過年恐怕也吃不完。美國有線電視(CNN)15日匯總出海外华人最想念的食品,應該平常很難在中餐店裡面能吃到的。

1、牛肉拉麵

蘭州拉麵來自風沙卷地的西北內陸,每一碗面都凝聚著手工的技藝,麵糰經拉麵師搗、揉、抻、摔後,很快被拉成細如銀絲的麵條,暢快下肚可大飽口福。

傳統的拉麵一般配以牛肉片、香菜和蔥末,澆上牛肉湯。

2、白斬雞

在中國,連著骨頭的雞肉被認為最美味,這也是為甚麼中國美食中雞肉菜並不去骨。

這道白斬雞尤為經典,選用童子雞為主料,稍作烹煮,在雞肉仍保持細嫩時出鍋,切片後裝盤,食用時要蘸醬油。厚實的肉感自然不容錯過,但實際上當地人最欣賞的卻是骨頭的滋味,配上糖、薑末、醋和醬油調製而成的蘸汁,吮嚼間唇齒留香。

3、麻辣小龍蝦

麻辣小龍蝦在過去十年間風靡中國,各大城市幾乎都為這種甲殼類動物著迷。滿滿一盤小龍蝦用辣湯和香辛料浸潤,從春季到初秋,夜市的大排檔里親朋好友圍坐一桌,借這道菜大快朵頤,這成為許多中國人生活的常態。

4、街邊烤串

在北京的簋街、上海的雲南南路、南京的明瓦廊這些地方,食客們可以從各式各樣的烤串中體會市井美食的精粹。從經典的清真羊肉串到鐵板魷魚,吃罷大串辣翅,再來一份鮮烤牡蠣,嘗膩了炸豬排,還有豐富的蔬菜串串香,每一口都是美味。

5、涮羊肉

出了中國,很多人常提到的是四川的麻辣火鍋和廣東的滋補湯鍋,但是在中國國內,隨著長期和蒙古游牧民族的融合,涮羊肉風靡全國,特別是在北方的寒冬臘月,熱騰騰的涮羊肉更是人氣爆棚。儘管湯鍋里可以烹煮各種葷素食材,但主打的硬貨當屬纖薄紅潤的羊肉卷。

6。腌篤鮮湯

腌篤鮮湯是一道在長江三角洲一帶頗受推崇的營養兼具美味的菜肴,中國人習慣早春時節食用。作為一道典型的家常菜,雖然餐館裡也做,但是最特別的滋味總是出自母親的廚房。而它的食材與時令緊緊貼合,首先選用了春季出土的嫩筍,配以五花豬腩、熏豬腿的肉塊,再用豆皮、黃酒一起置於砂鍋內烹煮數小時,家庭的溫馨溢滿廳堂。而中國美食獨有的「鮮」味則很難再西方食譜中找到。

7。冰糖葫蘆

這是中國北方特別的標誌性小吃,用木棍串起的山楂果裹以糖衣,吃起來酸甜可口。西方與之最相近的食品應該是焦糖蘋果。但是冰糖葫蘆選用山楂偏酸的口味很好地於糖衣的甜蜜呼應,加上冬天裡糖衣吃起來嘎嘣脆,口感非同一般。

8。臭豆腐

或炸或炖,或蒸或烤,臭豆腐的做法多樣,但是不變的是飽滿的香味。和乳酪有點相似,它的美味可能需要你熟悉過後能過成長的歲月才會欣賞。臭豆腐在中國湖南、長三角一帶最為流行,不過台灣人做的也頗有風味。

配方可能因地而異,但基本的方法是先讓豆腐在特製的鹵水中發酵後,再在油中炸透。吃的時候可以蘸上辣醬、醬油、香油或搭配辣泡菜。儘管臭豆腐看上去其貌不揚,味道刺鼻,但口感宜人——用中國人的話叫「外焦里嫩」。

9。糖炒栗子

中國的街頭攤販很會使用各種奇招「變」出美食。要做出這款百吃不厭的秋季小吃,大師傅要用一口碩大的鐵鍋,將切開口的粒子混著黑沙和粗糖翻炒。出鍋後的栗子鬆軟香甜,醇厚的口感堪稱一絕。儘管栗子世界各地都不稀奇,但是能把糖炒栗子做出最高功力的只在北京附近,特別是房山一帶。

10、哈爾濱紅腸

哈爾濱是很多中國人喜愛的冷切食品,人們在熟食店買來後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夾在麵包里作為野餐食物,也可以和大白菜搭配炒一道熱菜。儘管中國的傳統香腸通常要經過風乾並且口感遠比西方的香腸要甜,但哈爾濱紅腸經過熏制,並且由立陶宛香腸演變而來。它的肉感比義大利蒜腸嫩、比美國熱狗勁道、比英國香腸要干。這道美食可以說是亞歐大陸的美食結晶,最初由修建西伯利亞鐵路的東歐和俄羅斯移民傳入中國。

11、桂林米粉

桂林是以「甲天下」的風景揚名四海,當地特有的美食桂林米粉同樣憑藉酸爽的口味叫絕八方。當地人喜歡將絲綢般的米粉條混以酸辣口味的調味汁,上面覆蓋著腌制過的長豆角段、花生、竹筍和香蔥。忙時可以干吃,但澆上牛肉湯味道更是錦上添花。

12、大閘蟹

對於上海人來講,缺少蟹的秋天是不完整的。每年這座城市都會迎來大批的美食行家品嘗其傳奇的大閘蟹(學名中華絨螯蟹)。每到九、十月份,上海各大餐館的廚房裡,就會看到這種長江河口生長的淡水蟹揮舞著長滿絨毛的大鉗子。百姓家裡,家廚也會紛紛從水產市場買來蒸熟後供家人蘸著姜醋享用。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