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太宗年間,還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大臣,就王珪,以識人聞名。也是曾經為李建成所用的大臣。王珪做人非常謙虛,有兢兢業業。論才學和貢獻,不比其他大臣差。
王珪,太原祁縣人。武德年間,擔任太子中允,太子李建成對他禮遇有加。後來由於李建成陰謀作亂之事所牽連,王珪被流放到雲南嶲州。
建成被誅殺後,太宗即位,王珪被太宗召回,拜官為諫議大夫。作為臣子,王珪忠心耿耿,盡職盡責。他所進獻的言論,多被太宗採納。王珪曾經上書批評太宗過失,太宗說:「你所談論的,一一點中我的過失。自古以來,沒有哪一個國君不想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永享安定太平的。然而,他們的願望都沒有實現,不是他們看不到自己的過失,而是因為他們看到了自己的過錯卻不能改正的緣故。現在我有過錯,你能直言不諱,我也能知錯就改,何必擔心國家不能長治久安呢?」太宗還曾經對王珪說:「你如果一直做諫官,我必定永遠沒有過錯。」因而更加器重厚待他。
貞觀元年,王珪官至黃門侍郎,參與國家政務,併兼任太子的老師。第二年,王珪又被提升為侍中,與房玄齡、魏徵、李靖、溫彥博、戴胄一起處理國家政事。一次,他們六人與太宗一起進宴,太宗問王珪:「你識別能力很強,尤其擅長談論和評價別人。從玄齡開始,你一個個給我評價一下,也可以估量一下你們中間誰最賢德能幹。」
王珪回答說:「為國兢兢業業,幹事果斷精明,我比不上玄齡。以糾正偏頗為任,犯顏直諫,為皇上無法與堯舜的聖明比肩而感到羞恥,我比不上魏徵。文武全才,既能帶兵又能治國,文韜武略俱佳,我比不上李靖。奏章嚴密清楚,言行有理有據,規規矩矩,沒有疏失,我比不上溫彥博。處理紛繁複雜的事務,有條有理,萬無一失,我比不上戴胄。可是對於弘揚正氣,懲惡揚善,疾惡如仇,我比起各位,也有我自己的獨到之處!」太宗認為他說得很對,在座的諸位大臣也各抒己見,都認為他評價得恰如其分,十分準確。
能夠了解對方的長處,懂得自己的長處,也就是知己知彼的人,寥寥無幾。有才華的人大都恃才傲物,難以接近,王珪就是一個有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