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2月5日訊】隨著中共教育部長袁貴仁「絕不允許傳播西方價值觀的教材進入中國課堂」引爆海內外輿論,使《求是》旗下網站1月23日拋出的「抹黑中國」論再次回潮。緊隨其後,團派背景的官媒《中國青年報》刊發題為《「批評」和「抹黑」不是一回事》的評論回應《求是》稱,不要把「別有用心」掛在嘴上,對別人的批評作動機上的猜測。
如同安邦與民生上演的股權遊戲,讓外界有幸對中共派系之間的亂戰稍有見識,中共意識形態領域的廝殺暗戰也揭開了文宣口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海外有評論認為,《中國青年報》反駁《求是》的觀點,如果沒有背景,在中青報上絕對發不出來。而且這個背景人物如果地位不夠高的話,就無法制止中宣部行「家法」。由此可見,文章要麼就是由汪洋這一級人物授意撰寫的,要麼就是取得了這一級別某個或某些大人物的認可。
不過這種提法和猜測被有人指為過度解讀,稱作為「團派大將」的汪洋不過是躺著中槍。還有分析認為:中共官媒沒有做到「輿論一律」,團派與《求是》有不小的差異,也許是習近平有意如此。
熟知中共宣傳體系的人稱:在中央級的媒體上,不要說一般編輯記者,就連總編、副總編都不敢隨便就重大政治問題發表個人見解。中宣部有明確的「政治紀律」,擅自就重大政治問題發表個人見解的,一律就地免職,清除出新聞宣傳隊伍。年輕人就算敢寫,報社主編也不敢發。
1月23號,中共中央委員會機關刊物求是網發文《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難在哪裡?》聲稱,「呲必中國」正成為當下某些人的時尚追尋,並炮轟一些教師課堂內外大談「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還指責這是在抹黑中國,觸犯意識形態底線云云;文章還更點名批評北大法學院教授「賀衛方在微博中大談憲政」、及藝術家陳丹青發文「過度美化」美國「誘導」民眾。
文章發表後,在各界引發軒然大波,頗有「一時混戰四十萬,天昏地黑睢水湄」的混亂感。更加熱鬧的是,中共教育部長袁貴仁在《求是》網點名公知后,警告高校「不得在課堂上發牢騷,不得使用傳播西方價值觀念的教材」,招來公知圍攻。
大陸京衡律師董事長陳有西對此評論稱:「在世界歷史上,不說假話當不了政治家;在今日中國,不說白痴話當不了部長。」
中央電視台新聞節目《24小時》製片人王青雷則直言,「一個教育者,不倡導獨立思考、民主文明,卻為專製備書,這樣的人有何顏面治引教方?!請教育部的袁貴仁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