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遺禍 鄱陽湖乾涸

【新唐人2015年1月8日訊】日前,中國大陸媒體報導了曾經被稱為中國最大淡水湖的鄱陽湖嚴重乾涸的現象。對此,有香港媒體發表署名文章稱,專家們指出,這是三峽工程建成之後,對鄱陽湖造成的嚴重生態災難。

日前,有陸媒發表了關於鄱陽湖已逼近極枯水期的消息,並配發了組圖。

報導引述江西鄱陽湖水文局工作人員介紹,1月7日,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8.11米,比去年同期低3.25米,較歷史同期均值低0.84米。據了解,目前鄱陽湖區面積僅310平方公里,而豐水期則有3000多平方公里,水位低於8米便進入極枯水期。

當天,《東方日報》發表香港前港區人大代表吳康民的署名評論文章表示,多年來鄱陽湖多次進入枯水期,使得鄱陽湖的大片湖區變成大草原,大湖區變成小河溝。有專家們指出,這是三峽工程建成之後,對鄱陽湖造成的嚴重生態災難。

文章回憶,當年,中共中央提請人大通過三峽工程上馬議案時,反對三峽工程上馬的人都不讓參加,有份參加的,但最後沒有在論證書上簽名的,也有十幾位專家。而當時主張三峽工程上馬的,包括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副總理鄒家華、水利專家錢正英等人。

而當時這個會議投票的結果是,贊成上馬的,有一千七百六十七票,剛剛過了三分之二;反對的則有一百七十七票;棄權的六百六十四票。

文章寫道:「三峽工程既已建成,卻種下了新的禍根。今日長江下游的乾涸危機,只是其中之一。至於生態環境改變,致使多種動植物,特別是魚群,難以存活。山坡變動則可能產生滑坡。地震或戰爭的風險更加不用說了,那可能造成比水災更大的災難。今天鄱陽湖的乾涸危機,只是一個訊號。來日方長,如何應付三峽大壩建成后種種可能出現的大問題,有待專家們研究。」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