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雨傘運動」 用創意記錄歷史

【新唐人2014年11月09日訊】新聞週刊(448)為「爭民主、真普選」,香港人從9月28號發動「雨傘運動」至今,不僅得到社會大眾的行動支持,也引起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關注。在這場運動過程中,香港人的創意也發揮的淋漓盡致,表達真普選的訴求,為歷史留下最佳見證。

11月5號,香港民間人權陣線發起週日遊行,敦促中共人大常委撤回有關香港政改的決定,並要求與中央對話、表達港人真普選的訴求。

民陣召集人陳倩瑩:「希望中央認真考慮學聯提出見面的訴求。這個不是一個過往大家理解的大型遊行的原因。」

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如果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都依然不肯去挽救一國兩制,依然不肯對人大8月31日決議,作出撤回或重新考慮的話。其實緊接著下來的可能是學聯的同學,或香港的學生或市民,親身希望可以上到北京,與京官直接對話。」

同一天,香港特首梁振英突然放話,指警方是香港法治最後一道防線,當晚在旺角的雨傘運動佔領區,警方與市民再次發生流血衝突。

11月6號凌晨2點,香港三個示威者佔領區之一的旺角,出現兩週以來首次警民衝突。

警方手持警棍和盾牌進入數百位民眾佔領的區域,多次與市民對峙,並再度施用胡椒噴霧和警棍。

凌晨3點多,警察與市民在山東街爆發口角。有市民見到學生被打成重傷,於是載上頭盔,並從附近搬來鐵馬,加強防線。

而11月6號這一天,也是香港科技大學第22屆的畢業典禮,畢業生手持黃色雨傘依序上臺領取畢業證書,其中包括一名一級榮譽畢業生。

面對香港政府一次又一次的執法過當,香港學生用撐傘行動來表達他們的決心。

為了真普選、爭民主,除了抗議、靜坐,在雨傘運動的現場,大家有目共睹的是,香港本土的文化藝術與創意人才,在壓抑的社會之下,釋放出的創意色彩。

一名為《守護香港的人》長條幅的畫作,鋪在金鐘集會場的地上,這是由一名香港民眾用素描方式畫下了學運學生的臉孔。

一度掛在獅子山上的「我要真普選」橫幅,以各種方式在民間遍地開花﹔貼滿數以千計字條的「連儂牆」、抵擋過催淚彈的「百家傘」、雨傘巨人、木工和學生親手打造的遮打自修室還有創意帳篷等等。

而為了阻止警方強行清場,示威民眾搬出習近平的畫像設置路障。但是反佔中人士似乎不把「習近平」放在眼裡,照樣對相片進行破壞。

一場雨傘運動,重新點燃香港市民追求美好未來的希望。網友Lily Kwan見證了雨傘下的藝術,製作了一段視頻上傳到Youtube。

有人說,香港是藝術沙漠;有人說,香港人功利冷漠,藝術發展前路一片黑暗。可是,沙漠裡有綠洲,黑暗中也有陽光。

其實,不是港人沒有創意,只是政府長年忽視本地藝術發展。

雨傘,不但喚醒了香港人對民主的訴求,也給予無數藝術愛好者一個創作的機會、分享的空間。在抗爭的同時,也用藝術追求民主。

1989年11月9號,柏林牆的倒塌,促使東西德統一,就像是骨牌效應,其他東歐國家也走向民主化,蘇聯政權也在兩年後解體。

歷史似乎證明了一條不變的準則,那就是當民主意識形成一股洪大的潮流時,民主之手終將會推翻專制的圍牆。

今天的香港,佈滿市民表達真普選的塗鴉牆,像似25年前的柏林圍牆。

撰稿/黃千容
剪輯/黃千容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