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的真實通脹率 到底是多少?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了2014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其中廣義貨幣供應量(M2)毫無懸念地再創新高,接近121萬億,同比增長了14.7%。而CPI同比上漲只有2.3%。

14.7%是什麼水平?我們可以看一下過去三年的M2增速,2011年是13.6%,2012年是13.8%,2013年是13.6%。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貨幣供應量超過去過去三年,屬於偏快的水平,這表明貨幣政策正在趨向寬鬆。

1999年年底的M2是12萬億,也就是說從那時到現在14年半的時間,中國的貨幣供應量狂飆突進,增長了10倍。那麼,同期物價上漲了多少倍?M2跟通脹之間又是什麼關係?在搞清這個問題前,我們先看官方數據(M2一欄中,單位為萬億元):

年份 M2 M2增速 CPI GDP增速

1999 12 14.7% -1.4% 7.1%

2000 13.5 12.3% 0.4% 8%

2001 15.8 14.4% 0.7% 7.3%

2002 18.5 16.8% -0.8% 8%

2003 22.1 19.6% 1.2% 9.1%

2004 25.3 14.6% 3.9% 9.5%

2005 30 17.6% 1.8% 9.9%

2006 34.6 16.9% 1.5% 10.7%

2007 40.3 16.7% 4.8% 11.4%

2008 47.5 17.8% 5.9% 9%

2009 60.6 27.7% -0.7% 8.7%

2010 72.6 19.7% 2.2% 10.3%

2011 85.2 13.6% 5.4% 9.2%

2012 97.4 13.8% 2.6% 7.8%

2013 110.7 13.6% 2.6% 7.7%

2014 121 14.7% 2.3% 7.4%

中國CPI的指標體系,歷來備受詬病,比如它沒有包含買房因素,只包含了租房因素,如此等等。此外,它跟GDP一樣是重要的政績考核指標,還是央行發鈔的依據。在經濟每隔幾年就需要刺激的情況下,CPI「天然地」存在失真的傾向。

如果按照官方公佈的每年CPI數據推算,從1999年年底到現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隻上漲了37.35%。或者說10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2014年年中的時候,相當於1999年年底的72.8元。這顯然非常可笑,沒有一個智商正常的人會相信。但它的確是根據官方數據推導出來的。

在這個時段裡,M2增長了10倍,我們能簡單地說錢多了十倍,所以購買力降低了十倍嗎?當然也不能。因為我們每年都在創造財富,財富總量的確在增加。雖然從1999年年底到現在,保姆的價格上漲了10倍,洗車的價格上漲了8倍,大中城市中心區平均房價也上漲了8倍到10倍,但食品價格的確沒有漲那麼多。如果從麥當勞和肯德基看,同樣的套餐價格可能都沒有翻倍。此外,家用電器、汽車的價格也比較平穩。

由於中國的CPI數據失真,而我們又無法獲得其他更多的數據,所以只能用「土辦法」來推算真實通脹率。我在此前的文章中,曾經提出來「M2增速的一半」接近真實通脹,但一直沒有嚴格推導過。現在我根據上面表格里的數據,把M2增速的一半當做通脹率,計算出2014年年中的100元人民幣,其購買力只相當於1999年年底的25元。這個數據,顯然比較接近我們的日常感受。

其實,如果GDP的數據沒有水分,我認為每年的M2增速減去GDP增速,也比較接近真實通脹。但GDP,你懂的。

如果你認同「M2增速的一半」比較接近真實通脹水平,那麼我們就會發現1999年以來,中國多數年份的真實通脹率都在7%到8%左右。在這個通脹率下,你錢放在餘額寶仍是負利率,更別說在銀行存活期。大額資金購買信託產品,雖然可以有10%左右的回報率,但違約風險在上升。

展望未來,與通脹搏鬥仍將是中國人理財的最重要任務。在過去二十年裡,跑贏通脹的是房子。未來二十年,房子仍然可以有效抵禦通脹,但範圍將大大縮小:只有大城市中心區的房子才可以。因為這種地方往往住著大量有權、有錢的人,他們有能力抓住各種機會,調動各種資源來維護自己家園的價值。

文章來源:轉自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