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視節 交易平台後的價值取向

【新唐人2014年6月23日訊】由文化部主辦的台北電視節,去年邁入堂堂第10年,希望輸出台灣節目,成為華語影視節目交易的重要平台,但近五年來,中國大陸廠商卻逐漸成為來台買片的大宗,卻也引出負面效應,去年電視節,就出現中國廠商集體退展,而原因竟是抵制,堅持為全球華人傳遞中國真相的新唐人電視台,而今年的台北電視節,是否能持續堅守媒體自由交流價值,值得關注。

2013年台北電視節開幕:「乾杯,恭祝台北電視節成功開幕。」

一年一度的台灣電視界盛會──台北電視節,2013年迎來十周年慶,95家廠商卯足全力,國際買家賣家,穿梭其中,希望自家的電視節目,雀屏中選。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廣電組組長 黃秀:「就是一個商業的交流平台,就是同業之間版權交易的一個,商業交易的平台嘛,這個向來台北電視節本來,一開辦就是以這個為宗旨,就是希望把台灣電視產業,能夠很努力的推出去。」

目標打造全球華文電視節目最大交易平台,然而,翻開2014年給台灣業者的報名規章,台北電視節卻先在參展資格,畫地自限,台灣有線電視系統觸達 率60%以上的電視台,才拿得到進場門票。而海外近年則以中國買主為大宗,單單2012年,大陸參訪團浩浩蕩蕩來了547人,占了海外買家參訪的 79%,和第二名香港買家(33人,4%),第三名韓國(32人,4%),相差懸殊。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廣電組組長 黃秀:「(今年一樣會邀請大陸那邊的廠商過來參加嗎?因為往年其實都有…)我想您如果問到個別的,單一國家別,我只能就整體的回答來回答你,國外的,國際的買家賣家,其實都會變成我們的一個邀請名單,對,因為台灣真的要走出去,不走出去不行。」

面臨全球化影視產業激烈競爭,號召兩岸影視交流合作,彷彿成了台灣電視產業的救命稻草,2004年首屆台北電視節,中共中央電視台,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等地方官媒,早已在列,頭兩年(2004、2005年)大陸買主交易額,僅占總買家的12%。就在歡慶十周年之際,台北電視節卻發生,中國廠商臨時撤展事件,集體抵制,自由敢言的全球華人獨立媒體──新唐人電視台。

文化部長 龍應台(2013.09.25):「大陸的參展者,決定沒有出席,非常的遺憾,因為台灣我們是一個開放的社會,我們的遊戲規則也是開放的,那我們不可能因為任何跟專業無關的理由,去阻止任何人來參與,這一個盛會。」

中研院法律所副研究員 黃國昌:「那個就是一個非常赤裸裸的例子嘛,那因為裡面有敢批評我中國共產黨的媒體在,我一聲令下把我的媒體全部都撤走,大家通通都不能參展,我覺得這樣子的作為只是再次的向世人展現,中國共產黨它們的蠻橫無理,以及粗暴。」

陸方廠商突然接到國台辦、廣電總局下達禁令,杯葛新唐人參展,一個幾乎是台灣唯一不受中國利益誘惑的電子媒體。中共挾銀彈要脅的舉措,恰恰突顯出,與當今中國進行種種經濟交流、文化合作,從來就無法撇清政治干預。

中研院法律所副研究員 黃國昌:「那也再一次印證中國共產黨根本就不是有心要去提升,所謂文化的內涵,它們在做的只是在打壓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而已。那希望我們的官方,特別是文化部,今年再舉辦有關於電視節,這樣子的活動的時候,不要因為中共那邊的壓力,而去設下了一些本來不應該設下的限制。」

文化部長 龍應台(2013.09.25):「電視的交流其實就是最深的文化的交流,情感的交流,我們的共同記憶的交流,那難道,參加這樣的電視節,豈不是讓我們跨越政治的藩籬的,最重要的平台跟管道嗎?」

龍部長的殷切期許,言猶在耳,曾參與反媒體壟斷學者,呼籲政府挺住台灣自由多元價值。隨著二次王張會後,兩岸交流跨進深水區,儘管太陽花暫緩服貿進程,但巧立各種名目搭建的兩岸影視文化交流,正如火如荼開展。

中研院法律所副研究員 黃國昌:「這樣子的文化交流,背後其實是包含著更高的統戰的策略,譬如說,中國共產黨現在用各式各樣文化交流的名義,它事實上是在台灣,一方面進行收編, 另一方面,在進行打壓種種活動的話。那我覺得這樣的文化交流,事實上就已經喪失了它作為文化交流最珍貴的本質。」

收編不了就打壓,中共對台施展控制輿論的一貫伎倆,學者認為,台北電視節是否自我窄化為兩岸交流平台,新唐人能否參展,成為檢驗指標。

當文化部力促行銷國際,卻設下紅線固守有線電視系統,讓努力接軌國際數位匯流趨勢的小型業者情何以堪?

當中國視頻網站風行,近乎零成本無版權翻譯當紅戲劇,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接管台灣人的眼球,文化部又能如何輔導業者,找出台灣有故事的文化底蘊迎戰?

兩年前,反媒體壟斷警戒財團背後的中國因素,而今,如果看似公平交易,平等交流的背後,卻藏著無法聆聽自由多元民主價值傳媒之聲的潛規則,往後台灣,我們還能怎麼穿透視聽傳媒,看見中國壟斷?

文字採訪:張芝瑄
攝影後製:曾奕豪 林嘉韋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