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別人心中什麼樣 圖解各省人眼中的中國地圖

【新唐人2014年6月15日訊】(新唐人記者劉旋綜合報導)資源分配不均再加上戶籍制度,更強化了地域之間的區別。目前,地域歧視在中國華人中愈演愈烈。在租房、找工作、消費的過程中,地域歧視始終糾纏著大陸民衆。近日,陸媒體歸納了各省人眼中的中國地圖,你在別人心中什麼樣?

據大陸媒體報導,目前,大陸地域歧視加劇,涉及地域的爭端更容易被放大,甚至引發「罵戰」。

最近,山東招遠的殺人案發生后,其殘忍暴虐讓公眾震驚。與此同時,河南人又「躺槍」了。有網友稱:招遠發生慘案根本源頭在河南人,河南是全能神教大本營,沒有河南人怎會傳播開來?此言論一出,後面跟帖無數,引起地域歧視罵戰。

河南籍大學生李菁說,大三的時候,已成好姐妹的舍友才告訴她,剛入學時知曉同屋有個河南人,全家人都為她擔心。「十億人民九億騙,河南人民是教練,總部設在駐馬店。」李菁用這個家鄉人熟知的順口溜自嘲河南人在外的形象,「有時候到了駐馬店,計程車司機都學會了幽默一句,歡迎回總部來。」

上海男孩陳釗也很苦惱,因為一次聚餐他提出AA制,同事嘟囔說:上海男人就是小氣。陳釗言語間充滿被歧視被冤枉的無奈,想了想他又說,「不過老一輩的上海人地域歧視得也蠻厲害,我媽媽就堅決反對我跟安徽的或者蘇北的小姑娘談戀愛。」

在招聘中地域歧視更為常見。東北籍保安何沖有些氣憤地說,他去北京一家超市應聘,老闆看他人高馬大覺得不錯,但一問是東北人又覺得「容易惹事兒」,最終拒絕了他,更令他難過的是租房子時還因為是東北人被房東拒租了。

報導稱,即使是同一地區,也常常存在歧視現象。比如蘇南人看不起蘇北人,北京市內城北的看不起城南的,上海市內浦西的看不起浦東的。

穿插在求學、就業、婚戀的人生片段中,地域歧視真切地發生在一些普通人身上。

去年底,北京地鐵官方微博稱:「蝗蟲」過後的10號線,一片狼藉……對於惡意破壞北京首都的行為,我們只想說「這裏不歡迎你!」這條微博一發,大量網友紛紛表示,這樣的措辭讓外地人不太舒服,有種受到地域歧視的感覺,最後以北京地鐵出面解釋才告一段落。

今年年初,一份《中國犯罪之鄉地圖》在網上盛傳,並被一些門戶網站置於顯著位置,稱某市是假結婚之鄉,某市是電信詐騙之鄉,還有開鎖盜竊之鄉、盜竊沿街商鋪之鄉等等,這立刻引起了各地網友的互相攻擊。

在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俊看來,這是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之間客觀存在的現象。「歧視本質上是區別對待,地域歧視就是基於地域差異而形成的一種區別對待。

顧俊表示,之所以人們有時候會有地域歧視越來越多的感覺,是因為很多人動輒將一些不好的現象貼上「地域」標籤,比如本來是單純兩個人之間的矛盾,但貼上地域標籤、再經過傳播報導、眾人議論,就可能演變成了兩個地區的矛盾,造成地域歧視。

儘管貼地域標籤的行為缺少理性,並對弱勢的一方產生傷害,但是這種行為模式很難根本杜絕。顧俊解釋說,普通人面對紛繁複雜的現象,習慣於藉助標籤對外界的人、事、物形成表面和粗淺的印象,降低行為成本。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地域偏見或地域歧視將會長期存在。

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主任龔維斌這樣認為,地域歧視近些年比較集中地凸顯出來,與中國人口流動性的快速增加不無關係。流動會使偏見顯現出來。

龔維斌說,要破解這種錯覺,應該加強各地的文化交流,引導大家不要把偶然看做必然,把個別當作普遍。現在,越來越多的並非土生土長但在此工作生活的「新上海人」融入了這座城市。

顧俊分析,其背後主要是各個地區資源、發展不均衡,形成了地區優越感,比如城市歧視農村、本地歧視外地。而且這種地域歧視針對較為發達的城市的中下層群體為多。 最近北京一些事業單位在招聘時要求「限北京戶籍」,就被指責存在地域歧視和就業歧視。

顧俊強調,「關鍵還是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區域協調發展。當不同區域不再存在巨大的發展差異,個別地區不再有高高在上的特殊利益,地域優越感和地域歧視都會隨之淡化。」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