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習近平會談 為何場所難確定?

【新唐人2014年6月1日訊】(新唐人記者唐迪綜合報導)「馬習會」已在海內外輿論界「預熱」多時,但雙方至今未能就會面的時間與場合達成一致。台灣總統馬英九力推在APEC(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而北京當局堅持稱兩岸領導人會面無需藉助國際場合。輿論分析,北京當局與台灣當局在「馬習會」這個問題上各有各的盤算。

據台媒《中央社》報導,5月30日,馬英九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專訪時表示,11月將在中國大陸舉行APEC年會,台灣將如往常派員出席。至於他與習近平是否會面,要看時機、場合及身分而定,畢竟雙方已隔海分治65年。

馬英九表示,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大事,一定「要國家有需要、人民能支持」,並「接受國會監督」,台灣政府會「非常審慎」。

馬英九認為,APEC開會邀請主體非國家,而是經濟體,其官方性質被降低。因此,APEC是「馬習會」不錯的時機與場合,利用這個「現成平台」,對兩岸是「較可行做法」。

他並表示,中國大陸方面還「非常保留」,但台灣政府方面「沒有另外方案」。

對於政治性議題,馬英九說,政府還是依據一貫的態度與立場,兩岸交流應要「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

此前,5月28日,中共國台辦舉行例行記者會。在回答媒體提問時,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宣稱,「兩岸領導人會面是我們兩岸自己的事,不需要藉助國際會議的場合」。

海峽兩岸在「馬習會」的時間、地點的選擇問題上出現這樣的分歧,引起了外界的關注。

有分析指,馬英九有心藉由實現首次兩岸領導人會談來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而藉助APEC會議這樣的世界領袖盛會為平台來完成「馬習會」,可起到提高台灣和馬英九的能見度的作用。同時,馬英九目前在台灣民調低迷,對「習馬會」的問題必須持更為慎重的態度,任何一個環節不慎,都可能給馬帶壓力和阻力。

分析並指,中共當局堅持「習馬會」無需藉助國際場合主要是想表明一個態度:兩岸的任何溝通與談判都必須在「一中」這個框架下進行,因此強調兩岸領導人見面是「家事」,不願意這件事帶上「國際色彩」。

有輿論認為,習、馬對雙方會面這件事各有各的盤算。其實雙方都明白,由於兩岸截然不同的政治體制與天懸地隔的政治理念,雙方的會面很難使兩岸關係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只不過出於各自的政治需要,而擺出點姿態來罷了。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