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是恐怖分子老家? 環時亂貼標籤遭炮轟

【新唐人2014年5月29日訊】(新唐人記者唐迪綜合報導)中共左派的輿論陣地《環球時報》一向以給中共當局「叼飛盤」而聞名於世,近日卻在新疆頻發暴力恐怖事件的問題上「拍馬屁拍到了馬腿上」。該報周一發表的《探訪恐怖分子老家》一文,引起了新疆網民的強烈反感,不少網民發帖抨擊《環時》隨意對特定的民族群體貼上「歧視性標籤」,要求《環球時報》道歉。有輿論批評《環時》雖然用這樣的標題引來了關注,但也會因此而加深本來就已經很嚴重的民族矛盾。日前,有新疆報人發微博質問《環時》總編胡錫進哪裡是「恐怖分子老家」?斥責他為了「搶眼球」,而不顧職業操守,不考慮社會影響,「不是在幫忙而是在添亂」。

5月26日,《環球時報》發表的《探訪恐怖分子老家》一文的基本內容,就是該報記者對新疆皮山縣城幾個當地人的採訪記錄。

這篇報導一開篇就指明烏魯木齊「5.22」嚴重暴恐案4名當場被炸死的罪犯都是皮山縣人,報導並引述一位「了解新疆反恐形勢的人士」稱,皮山縣的一些鄉村被稱為「恐怖分子大本營」。

全文基本依據當地「三名經常深入最基層鄉村的相關人士」的講述,而得出了新疆皮山縣「出現暴恐分子並非偶然」,貧困、封閉、基層幹部腐敗加劇百姓生活負擔,「極少數基層幹部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工作不認真負責,甚至態度曖昧」等因素,使得當地很容易成為「暴恐勢力產生的溫床」。

此文發表後,一度被多家大陸門戶網站和香港共媒轉載:「鳳凰網」用的標題是《探訪5.22暴恐分子老家:初中畢業生大多不會寫漢字》;「新浪新聞」用的標題是《烏市暴恐案暴恐分子老家:警車不多維穩標語不少》,「文匯報」用的標題是《皮山貧窮腐敗暴恐勢力溫床》;「騰訊網」用的題目是《探訪「5.22」暴恐分子老家》;「搜狐網」用的題目是《探訪烏市暴恐分子老家:警車不多維穩標語不少》。

隨後,輿論界開始出現反感與批駁的聲音,更有不少新疆網民或同情維族人的民眾在網路留言,斥責《環時》有民族歧視傾向,亂貼標籤,製造民族矛盾。

5月28日,原新疆法制報社社長、總編輯蔡宇知在其微博中向胡錫進發表公開信,直指《環球時報》的上述報導擬題不當,相當於給新疆地方「貼標籤」,而且全靠受訪者口述成稿缺乏專業精神。

蔡宇知首先向胡錫進指出上述新聞報導的專業性問題:「你的記者在皮山縣城採訪了兩三個人,完全靠被採訪者的口述就成稿而且刊發出來,還冠以這樣一個標題,實在是大失水準。」並質問胡某「哪裡是『恐怖分子』的老家?是皮山?是和田還是新疆?」

蔡宇知還措辭嚴厲地斥責《環球時報》:「貴報仗著政策特權,報導刊發其他媒體不能觸碰的新聞,只問搶眼球,絲毫不計社會效益;只為你的報紙謀利,不顧職業操守;這不是在幫忙而是在添亂!」

同一天,作者「侯健羽」在海外網路論壇上發表《環球時報不該給新疆帖上「恐怖主義」標籤》一文,批評《環球時報》的上述報導「對特定群體擅貼歧視性標籤」的行為,「傷害了新疆當地人的感情」,並稱「新疆網民強烈要求《環球時報》道歉」。

文章表示,「貼標籤」之所以讓人感到不舒服,是因為這當中往往有刻板印象(stereotype)、歧視和負面暗示成份;同時,「貼標籤」行為本身也是對被定義者思想和行為的綁架,即讓他們按照標籤的內含去想問題、做事情,如果不這樣,就會感受到來自外界的壓力。換句話來說,這種標籤化用語可能會「使一些本不是恐怖分子的人轉變為恐怖分子」。

文章抨擊稱「《環球時報》缺乏最基本的形式邏輯知識,也缺少運用數據的意識。很難想象一篇缺少理性和邏輯的文章不會將讀者帶入非理性思維的怪圈。」

侯健羽認為,《環球時報》的那篇報導全文都是來自記者一路走訪的主觀印象而缺乏充分的 「事實」根據,就隨意判斷皮山縣或其它新疆地區是「恐怖分子老家」,這種做法「不但有失報道的專業水準,而且傷害了新疆那些安份守法老百姓的感情」。

胡錫進至今未相關的批評發表正式的回應,但《環球時報》的官方網站目前已撤下了《探訪恐怖分子老家》一文。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